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837篇
地球物理   501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4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991.
提出一种新的古滑坡变形预测方法。首先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奇异值分解(SVD)对古滑坡变形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利用分项组合神经网络预测古滑坡复活区的变形,最后利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MF-DFA)进行古滑坡多标度趋势评价。以王家坡滑坡为例分析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组合分解模型EEMD-SVD较单项分解模型具有更强的数据分解能力,可有效实现滑坡变形数据的信息分解;基于神经网络的分项组合预测模型适用于滑坡变形预测,所得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基本在2%左右,预测精度较高,且外推预测显示滑坡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增加速率为1.23~1.36 mm/周期;MF-DFA模型的多标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滑坡变形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变形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与预测结果较为一致,可佐证前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对1970年以来西藏地区139组5级以上地震序列类型进行统计及特征分析,发现西藏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序列以主—余型和孤立型为主,约占79.1%。随主震震级的增加,主—余型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孤立型和多震型所占比例减少。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震级余震在主震后3个月内发生。西藏地区多震型地震主要发生西藏中强以上地震活跃时段,因此在西藏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频度较高时需注意多震型地震的发生。从地震序列类型空间分布来看,孤立型地震和主—余型地震大多发生在构造相对单一的地区,而多震型地震则大多发生在构造复杂且存在多组构造交汇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3.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研究揭示,中国南北地震带西南边缘的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总体表现为北强南弱,活动性质由北段(江边以北)全新世伸展性左行走滑、向南逐步过渡为全新世早中期的剪切性左行走滑、至南段(罗川以南段)晚更新世挤压式整体抬升和全新世活动不明显特征.综合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元谋断裂带北段震害特点表现为地表形变、新滑坡体产生和老滑坡体复活、崩塌及地裂缝发育、泥石流和砂土液化等.断裂带中段(江边-罗川段)控制的盆地边缘主要发育了大面积洪积扇体,在水流作用下易引起泥石流;此外,老滑坡体复活、局部崩塌、软土变形和砂脉等现象也较发育.南段(罗川以南段)灾害则以沿断层破碎带的塌方、老滑坡体复活、局部泥石流等为主.元谋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地震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表明,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明显影响着构造带上及其附近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断裂北段更易诱发中-强震,且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的伸展-剪切变形作用和地震活动均具有向南扩展的趋势.认识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变形特征与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对于深入探索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期以来的构造变动、机理与引起的震害响应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展该区工程场地选址和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4.
2019年7月9日,受强降雨影响,牡丹江市青梅山东坡发生一中型牵引式山体滑坡,总体积约30.43×104 m3,滑动距离约为20 m,滑坡前缘已延伸至鹤大高速公路边沟,鹤大高速公路长约400 m的路段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巨大.利用遥感、物探、无人机航测等手段研究青梅东山滑坡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青梅东山滑坡为牵引式中层滑坡体,呈塔式扇形外貌,由于地层岩性特征加之人工修路、开挖坡脚等诸多原因,致使坡体稳定性失衡,从而发生滑坡.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传统趋势面滤波法在多波束测深数据粗差探测方面存在曲面拟合函数不确定、滤波不彻底以及部分水深点被不合理剔除的问题,通过引入散乱水深点局部最小范围——自然邻点影响域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邻点影响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趋势面滤波改进算法。首先,通过对自然邻点影响域内的局部曲面进行分析,构造了影响域内特定局部坐标系下的统一曲面拟合函数;然后,利用该统一曲面拟合函数按照所提传递式迭代趋势面滤波法进行顺次迭代,逐步滤除影响正常水深点判定的粗差数据;最后,根据突变地形边界点在其相邻邻域地形内连续性不一致的特性,建立了面向突变地形边界点的判断准则。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海底地形,有效剔除多波束水深数据中的粗差点,同时对实际海底地形中的正常水深点和各种特殊水深点进行保留,显著提高了海底地形表达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直接连接断层控制点所得断煤交线的主观性与不准确性,根据"V"字形法则原理,提出了采用断层面与煤层趋势延伸面布尔求交获取断煤交线的方法。以断层控制点及断层轨迹线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断层面模型;以二次多项式模型、指数模型、Gompertz模型为基础,将剖面煤层曲线在断层处趋势延伸,构建了煤层趋势延伸面模型。通过断层面模型与煤层趋势延伸面模型布尔运算求交,得到由断层面与煤层面共同约束的断煤交线,并与直接连接断层控制点所得断煤交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断层面与煤层面共同约束的断煤交线,充分顾及到煤层在断层处的趋势,更真实地反应断煤交线的空间形态,对建立煤层实体模型和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王祎婷  谢东辉  李亚惠 《遥感学报》2014,18(6):1169-1181
针对城市及周边区域建造区和自然地表交织分布的特点,探讨了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建造指数(NDBI)构造趋势面的地表温度(LST)降尺度方法,以北京市市区及周边较平坦区域为例实现了LST自960 m向120 m的降尺度转换。分析了LST空间分布特征及NDVI、NDBI对地物的指示性特征;以北京市四至六环为界分析NDVI、NDBI趋势面对地表温度的拟合程度及各自的适用区域;在120 m、240 m、480 m和960 m 4个尺度上评价了NDVI、NDBI和NDVI+NDBI趋势面对LST的拟合程度和趋势面转换函数的尺度效应;对NDVI、NDBI和NDVI NDBI等3种方法的降尺度结果分覆盖类型、分区域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两种光谱指数的NDVI NDBI方法降尺度转换精度有所改善,改善程度取决于地表覆盖类型组合。  相似文献   
999.
对海南岛昌化江入海口110个底表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利用二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沉积物粒度参数开展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Folk沉积物分类三角图解法,昌化江入海口外底表沉积物可划分为含砾砂、砂、砾质泥质砂、砂质砾、粉砂、泥、砂质泥、砾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共10种沉积物类型,其中砂和砾组分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得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正逐渐减少,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总结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指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