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蒙脱石(Mont)吸附水溶液中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Mont复合物,采用XRD、FTIR和DTA/TG表征PEG/Mont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EG通过置换部分层间水合离子进入蒙脱石层间通道内;PEG以单层或双层平卧于蒙脱石层间;大分子质量的PEG容易形成双层复合物,但双层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2.
苏打盐碱土对氮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打盐碱土中的主要成分NaHCO3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不同苏打盐碱化条件对氮的吸附、矿化、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NaHCO3质量浓度影响下:NH+4-N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矿化模型符合一阶动力学方程,随着NaHCO3质量浓度的增大,潜在矿化势(M0)和矿化速率常数(km)分别由358.48 mg/kg和0.088 d-1降低到337.08 mg/kg和0.059 d-1;硝化作用符合“S”形曲线模型,随着NaHCO3质量浓度的增大,最大速率(kmax)由22.56 mg/(kg·d)降低到16.68 mg/(kg·d);反硝化作用符合零阶动力学方程,但NaHCO3与Na2CO3混合质量浓度变化对反硝化速率常数(kd)影响不显著。随着NaHCO3质量浓度的增大,苏打盐碱土中NH+4-N吸附、有机氮矿化和硝化作用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3.
在分析输导吸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吸附实验建立天然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吸附损失量的计算方法,并以松辽盆地北部阿拉新、二站气田为例,计算了其输导层的吸附损失量。结果表明,输导层对天然气的吸附量是相当可观的,因而对天然气藏的形成及规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浅海原油净化过程的模拟实验──悬浮物对油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3-7月在实验室内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黄河口悬浮泥沙对胜利油田的河口油和东营油吸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悬浮物对油的吸附符合Freundich关系式:Qp=Kd.C^l/nw。  相似文献   
105.
极大螺旋藻富积重金属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1993年5月由南京大学藻类培养室提供极大螺旋藻藻种,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后,用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吸附实验;过滤出的藻体置于6×10-3g/L左右浓度的Co2+,Ni2+,Cu2+,Zn2+离子混合液中。结果显示,死、活藻体都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对Co2+,Ni2+,Zn2+的富积大于203倍,对Cu2+的富积大于185倍;用热水提取、DEAE-纤维素D-23柱和SephadexG-200柱纯化后,获得了纯细胞外壁多糖,其分子量为52kD。将该糖溶液盛在透析袋内,并置于4种离子混合液中进行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核糖对Co2+,Ni2+,Cu2+,Zn2+的富积倍数分别达1744,1644,1340,1750。藻体和多糖对Co2+,Ni2+,Zn2+的吸附都高于对Cu2+的吸附。比较藻体与多糖对4种离子的吸附结果可见,藻体对离子的吸附主要是多糖的作用;多糖的红外光谱显示,金属离子改变OH和CO-NH的吸收峰,表明这两种基团与金属离子发生了络合作用;对Cu2+的络合滴定测定表明,Cu2+与多糖的结合度为0.40。  相似文献   
106.
滕继东  钟宇  杜晓宇  于洪国  张升 《岩土力学》2020,41(8):2573-2582
土体冻结特征曲线(SFCC)是对冻土中未冻水含量随负温变化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研究冻土水热迁移、冻胀、本构关系等问题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SFCC的研究,其经验表达式居多,而物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通过考虑土颗粒与冰界面的吸附作用及冰相尖点的毛细作用,基于冰水相变平衡压力由吸附压力与毛细压力两部分共同组成,从孔隙尺度提出一个新的饱和冻土SFCC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颗粒半径逐渐增大时,相同温度下未冻水含量将不断减小,SFCC也会变得更加陡峭。基于核磁共振设备对单分散SiO2微球冻融过程SFCC进行测试,试验结果与数学模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新的SFCC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为冻土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In this paper, the behaviors of aqueous zinc sorption by hydroxyapatite in the co-existence of Pb^2+, Cd^2+ and Cu^2+ a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b^2+, Cd^2+ and Cu^2+ on the sorption of Zn^2+ are discussed, and the hydroxyapatite sorption capabilities for Pb^2+, Cd^2+, Cu^2+ and Zn^2+ are compa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Zn^2+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d^2+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re is no sorption preference between Cd^2+ and Zn^2+. On the other hand, the Zn^2+ removal efficiency rapidly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2+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re is a clear sorption preference between Cu^2+ and Zn^2+. It is noticed that the Zn^2+ removal efficiency is hardly changed with the variance of Pb^2+ concentration because the removal mechanisms for these two ions are totally differ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dsorption affinities of the heavy metals for the hydroxyapatite follows this sequence: pb^2+〉 Cu^2+〉 Cd^2+〉 Zn^2+.  相似文献   
108.
粘土矿物吸附铀主要存在于砂岩型铀矿床中,通过将含粘土矿物较多的矿石和不含或含少量粘土矿物的矿石作对比,发现含粘土矿物较多的矿石含铀量普遍较高。不同的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容量也不同,对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进行研究后得出吸附容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不同影响因素对粘土矿物吸附铀有不同的影响。结论为在足够的吸附时间下,p H值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粘土矿物量越多,铀初始浓度越大,越有利于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9.
110.
用膨润土处理含铅离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膨润土对模拟含pb2 离子的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其在粒径范围为200-300目,温度30℃左右,用量每1L含铅废水(50mg/1)为3g,pH值在大于7中性至碱性,振荡时间为45min的实验条件下,对废水中Pb2 去除效率高于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