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日,商丘市睢阳区南湖湿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东方白鹳。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在东北地区中北部繁殖,被列为濒危物种,全球仅存4000余只,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  相似文献   
42.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9-10月栖息地适宜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作为商业性捕捞的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可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根据2003、2004年9~10月份期间我国鱿钓船在2°~24°N、57°~69°E海域的探捕数据,结合表温、盐度、海表面高度和叶绿素a,以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AM)和几何平均法(GM)分别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结果表明,9月份在栖息地指数(HSI)大于0.8的中心渔场作业次数比例超过24%,平均日产量在5.48 t/d左右;10月份在HSI大于0.8的中心渔场作业次数比例在43%以上,平均日产量在5.2 t/d以上。基于表温、盐度、海表面高度和叶绿素a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测印度洋鸢乌贼中心渔场,且AM模型优于GM模型。  相似文献   
43.
蓝色新事     
<正>1巴哈马群岛动物Animal罕见上万条北梭鱼交配产卵漩涡近日在巴哈马群岛浅水区发现了10000条鱼旋转形成的"龙卷风"。这其实是北梭鱼产卵前的行为,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标签追踪了10000条处于产卵周期末期的北梭鱼,并将这种神秘行为的观察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巴哈马群岛环境部,以及保护合作者巴哈马群岛国民信托组织和大自然保护协会。每年,这种北梭鱼能够为娱乐水产捕捞业创造上亿美元的收入,但它因栖息地的丢失以及拖网作业方式的过度捕捞而面临威胁。这项发现指出了在保护计划里同时考虑深水和浅水栖息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4.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其滨海滩涂以及周边人工湿地是濒危鸟类白头鹤Grus monacha的重要越冬地。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的两个冬季,分别在崇明东滩湿地记录了122只和116只鹤。在大部分调查期内,白头鹤都在海堤内部的农田(昼间觅食场地)和外面的潮间带滩涂(夜间栖息地)之间采取"离开—觅食—返回—休息"的越冬行为模式。调查发现白头鹤清晨飞到农田,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田间觅食。在傍晚之前,白头鹤返回到海堤外的潮间带滩涂。在调查期间,在芦苇、互花米草群落和养殖鱼塘区域内未调查到白头鹤。在收获后未翻耕的稻田中的谷物是白头鹤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当农田开展作业活动时白头鹤主要在滩涂觅食。崇明东滩湿地东北潮间带滩涂已被外来植物控制,保护区也有计划开展互花米草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作,我们建议在栖息地优化区域开展鹤类食源地营造,以满足鹤类取食;同时,建议冬季农田保留不翻耕农田的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  相似文献   
45.
富源刺托洞的旧石器文化是适应岩溶地貌发育环境的产物,形成以小型石片、刮削器为主体的石器工业;当时的气候总体上是在热带、亚热带气候至暖温带之间波动,形成的动物群为非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Ailuroooda-Stegodon fauna)可与晚更新世的柳江动物群(西畴动物群)对比;遗址时代为晚更新世,地质年龄测定(14C)>4×104a.  相似文献   
46.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熊猫栖息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和航空像片判读,结合地面采样调查,对既能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又是影响大熊猫主食竹类生长的环境因子,建立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根据多元回归求算各个地块的得分值,以评价主食竹类的立地质量等级。得出位于中高海拔东北向缓坡下部兼有针阔混交林覆盖的厚土层地段,是主食竹类的最适生长环境和大熊猫的最佳栖息环境。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立地质量分类和编制大熊猫环境质量分布图,将对恢复和改善其栖息环境以及管理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长江口涨潮与落潮流速和悬沙输运不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量化比较海表层环境及温跃层环境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2010-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实际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所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数据以及Argo浮标所获取的温跃层上、下界水温和深度数据;运用外包络法分别构建了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以及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3种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70.04%;投钩数量比重为70.86%;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24.92%;投钩数量比重为25.79%;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2.17%;投钩数量比重为80.95%;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33.24%;投钩数量比重为32.69%;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1.01%;投钩数量比重为81.54%;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43.51%;投钩数量比重为43.73%。研究发现;基于温跃层上界和下界环境变量的两个HSI模型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基于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且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预报精度高于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海表层环境;温跃层环境;尤其是温跃层下界环境特征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49.
湿地生态旅游区以其生态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鸟类栖息地保护及观鸟旅游已成为湿地旅游开发的两个重要方面。为确保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选取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鸟类的栖息要求,营建相应的栖息生境,并对观鸟旅游方式做了初浅的探讨,以期对以鸟类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湿地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湖南地质》2012,(1):15-15
大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现在它唯存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据2006年国家林业局调查,全国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161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