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为研究太阳活动与全球大震的关系, 引入一个无量纲的"地震能量函数√G", 并分析研究了1681—2011故年间全球M≥7.0大震的能量释放的时间序列.由此发现全球大震在太阳活动周4个阶段的分布和活动度, 随震级的强度而异.提出地壳对太阳风暴加卸载响应模式, 用于解释此现象: 通过考察最近331 a, 得出全球共发生了10个M≥9.0超级巨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特别是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没有发生过超级巨震.该研究结果可为判断全球大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22太阳周上升段期间的太阳黑子及质子耀斑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期间太阳活动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特点。并确定了上升期的活动经度:L220°—300°和L70°—130°。此外对四个强的活动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3.
北半球平流层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3-1985年北半球的平流层臭氧观测资料,采用自然平交分解方法,初步分析了北半球、特别是东亚地区大气臭氧层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北半球大气臭氧的空分间分布可能与下垫面的性能有关;(2)东亚地区大气臭氧的时间分布主要具有2年和11年变化的周期特征,这与太阳黑子的准2年和准11年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3)北美地区的臭氧变化则主要包含4年和7年的周期变经成分。  相似文献   
44.
在柱坐标下将黑子周围的环形区域(黑子除外)内的振荡分解为朝向黑子传播的(入射的)波和离开黑子传播的(出射的)波。对无黑子的环形区域内的振荡也进行了同样的分解。将黑子周围的入射波看成是被黑子磁流管磁化了的介质(介质内的磁场基本是水平的)中的波。而无黑子区的入射波看成是非磁化介质中的波。比较这两种波在固定波数下功率随频率的分布发现,在磁化介质中不同径向除n的声波(p模)频率系统降低,同时功率也降低,降低的功率最高达非磁化介质中波的功率的30%。而比较在固定频率下功率随波数的分布发现,磁场中f模及n=1,2,3的p模的脊向高波数方向位移,功率的降低受频率调制,即声波在某些有限的频带中被吸收。这些观测表明,在磁场中p模与磁声重力波(MAG)产生了模式混合或耦合。模式混合的存在支持了模式转换作为p模式被黑子吸收的机制的解释。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转换的MAG波进入黑子磁流管(其中的磁场基本上是垂直的)后进一步被吸收,吸收的功率最高达MAG波的20%。在磁流管内没有进一步观测到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5.
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分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勤 《天文学报》1994,35(1):27-32
本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控制了现代太阳周(1850年1月-1992年5月)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变化的动力行为和可预报性,计算了它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数月均变化是一个复杂的低维浑沌系统,可用有限个参数描述,所需变量至少为3个,最多为7个,本文还讨论了黑子数月均值的可预报时间尺度,平均可预报时间尺度为150个月,本文建议利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的最小方差来判定最佳无标度区,所得分维数较客观,并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6.
本文按常α无力场模型计算了1980年10月23日Boulder 2744活动区前导黑子的纵向磁场随高度的变化,并与用CIV 1548谱线观测得到的色球一日冕过渡区的磁场资料相结合,求得CIV 1548发射区的有效高度。这些结果与文献[4]中对同一黑子用势场模型推求的结果有很大差别。从而表明,势场和无力场在某些方面导致的结果是极不相同的。鉴于观测已表明活动区上空存在电流的事实,在活动区磁场的模拟中,特别是在强扭曲活动区磁场的计算中,应当避免采用势场,而尽可能采用无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一种新方法——自激励门限自回归分析方法对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进行拟合和预报检验,并对未来第22周逐年年均值作出预报。 目激励门限自回归分析模型的形式如下: 在对1956至1985年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均值的预报检验中,最大拟会误差为40.6,最小拟合误差为0.3,平均拟合误差为±12.5。 对1986至1997年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均值的预报见表(4)。定出第21周极小在1986年或1987年,极大在1990或1991年,极大值R_M=81.2±16.2。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把我们在文[1]和[2]中建立的诊断方法,应用于美国高山天文台斯托克斯参量仪对1978年12月11日太阳黑子本影和半影取得的Q和U两个参数的轮廓,发现这个黑子的磁力线不呈现较强的扭绞。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1989年1月的AR5312活动区的形态及演化过程作了描述,着重指出:(1)活动区内存在长时期的δ磁结构,并为反转极性排列;(2)群内新磁流的浮现及快速发展的光球运动,与本活动区产生众多耀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0.
Using multi-wavelength data of Hinode, the rapid rotation of a sunspot in ac-tive region NOAA 10930 is studied in detail. We found extraordinary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sunspot with positive polarity before an X3.4 flare. From a series of vector magnetograms, it is found that magnetic force lines are highly sheared along the neu-tral line accompanying the sunspot rotation. Furthermore, it is also found that sheared loops and an inverse S-shaped magnetic loop in the corona formed gradually after the sunspot rotation. The X3.4 flare can be reasonably regarded as a result of this move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unspot rotation leads to magnetic field linestwisting in the photosphere. The twist is then transported into the corona and triggers fla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