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1970—2019年宝鸡11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并对极端高温年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宝鸡夏季高温日数呈现中部平原多,南北山区少的特点。夏季宝鸡区域高温频次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站次/10 a;区域高温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10年代最多,且8月明显偏多,6月明显偏少;高温出现时段差异大,2000—2014年多出现在6—7月,2015年以后多出现在7—8月。极端高温年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强度大、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偏西,东亚大槽偏强,西藏高压偏强。在极端高温年,中纬度地区对流层为位势高度正距平,宝鸡在对流层高层受南亚高压控制,中层处于脊前西北气流中,低层为异常反气旋环流;物理量场具有高温低湿的特征,下沉运动较常年明显偏强,下沉增温明显,水汽通量输送较常年偏少。  相似文献   
42.
陈庆宇  熊仁伟  田勤俭 《地震》2018,38(3):66-80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是陇县—宝鸡断裂带中规模最大、 活动性最强的一支, 其几何特征与晚第四纪活动性对认识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地震构造特征与构造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空间分辨率0.8 m)和1∶50000 DEM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 确定断裂的几何展布。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整体走向为300°~315°, 西北起于草碧镇, 向东南经千阳、 岐山、 扶风南部一线的黄土台塬, 经哑柏镇抵于秦岭北马召镇, 全长约130 km。 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整体表现出左旋走滑为主的运动特征, 在部分段落具一定垂直运动分量。 根据断裂的阶区、 断裂交会和分离、 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等特征将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分为三段, 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草碧—田家沟段、 底寺—古水段和绛帐—马召段。 其中, 草碧—田家沟段又可细分为左阶排列的两个次级段, 即草碧—沙坳段与枣子沟—田家沟段。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在岐山县北与北山山前断裂交会, 为草碧—田家沟段和底寺—古水段的一个分段标志,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与北山山前断裂交会后有3 km行迹模糊。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在古水村与渭河断裂交会, 为底寺—古水段和绛帐—马召段的分段标志, 绛帐—马召段以与秦岭北缘断裂交会为标志分段。  相似文献   
43.
宝鸡县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采集区内地下水水样,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地下水质量做出评价。通过对水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潜水水化学类型可分为HCO3-Ca、HCO3-Ca·Mg、HCO3-Ca·Mg·Na、HCO3-Ca·Na和HCO3-Na·Mg型水;研究区承压水水化学类型可分为HCO3-Ca、HCO3-Ca·Mg、HCO3-Ca·Mg·Na、HCO3-Ca·Na和HCO3-Na·Ca·Mg型水。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分类评价,区内地下水以Ⅲ类水为主,少部分为Ⅱ类水和Ⅳ类水。  相似文献   
44.
《海洋地质译丛》2011,(1):47-47
1月25日,经过半个月严格测试,由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设计研制的我国首套9000米单斜瓶颈式海洋塔形井架,顺利完成了主体井架总装、载荷试验、应力测试、行为公差检查等全部试验,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标志着宝石机械公司成为国内唯一熟练掌握海洋平台模块钻机研发技术的企业。  相似文献   
45.
利用宝鸡地区155个县区级或乡镇级自动站的观测资料与WRF模式的输出产品,检验WRF模式对2013年夏季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WRF模式预报的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实况较为一致,对于阴天和降水情况下的气温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值较实况整体偏低。WRF模式对宝鸡地区东部晴雨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65%以上;凤县、太白最差,仅为40%左右。WRF模式预报的夏季日平均降水量与实况值在量级上较为一致,但空间分布误差较大。模式3个时次预报的逐日降水量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夏季各次降水的发生—发展—减弱过程。通过对模式预报的降水量进行分级检验发现,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空报多于漏报;WRF模式的暴雨预报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46.
宝鸡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61—2008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宝鸡近50a气候变化特征。年平均气温以0.238 o C/10a倾向率上升;冬季平均气温上升最快,线性倾向率为0.366 o C/10a;夏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小,仅为0.01 o C/10a。年降水量以31.187mm/10a的倾向率波动减少,主要由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造成。年日照时数以38.95h/10a的倾向率波浪式减少,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线性倾向率为-28.8h/10a。年日照百分率在39%~49%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47.
韩洁  庞翻  王婷  肖舜 《陕西气象》2014,(4):11-14
利用宝鸡市11个站的常规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81—2011年宝鸡市的年平均灰霾日和不同强度灰霾日的时空分布、线性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宝鸡市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川塬区东部的凤翔、岐山、陈仓、眉县,南北山区较少。②灰霾天气易出现在11月—1月,4—7月较少。全区灰霾日冬季最多,其次是秋季,春、夏季较少。在各年代中,1990年代灰霾日最多,1980年代最少。③轻微灰霾日和轻度灰霾日呈"东多西少"分布,与总灰霾日的分布一致,而中度和重度灰霾日呈"西多东少"分布,表明宝鸡市灰霾天气主要为轻微、轻度灰霾。重度灰霾在市区周边出现多,与市区附近重工业企业多、汽车尾气等造成污染物含量较高,特殊地理地貌特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关,在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易出现重度灰霾天气。④总灰霾日、轻微和轻度灰霾日除陈仓外总体呈增加趋势,陇县、扶风、岐山增加趋势明显;中度、重度灰霾日的线性趋势基本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8.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省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素有“陇东粮仓”、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明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美誉,以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而著称。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1、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