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3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2557篇
地球物理   589篇
地质学   1834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地理   79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针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GIS技术实现空间信息与社会治理数据资源的关联融合,按照管理层级构建底数明朗的社会治理数据底板.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块数据的社会治理云平台,建立了任务分配、事件分拨、指挥调度、考核评价等功能模块,通过数据驱动基层工作,以信息化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  相似文献   
962.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下植被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已对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气象作为一门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利用其现有的气象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63.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 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对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代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个探槽共揭示出至少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小规模的探槽LT1301仅揭示出1次古地震,可能为发生于公元1729年的历史地震,或是可能发生于距现在950a~1. 0ka之间的一次大地震,由于关键部位年代数据不足,上述两种可能性尚无法明确。较大的探槽SLT1204揭示出包含有探槽LT1301中古地震事件在内的古地震4次,最早的古地震事件I发生于9. 9ka之前,而事件II、III和IV则发生在公元1729年~4. 8kaBP之间,复发间隔为约1. 6ka。川西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大地震复发具有非线性特征,不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其中全新世晚期的大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大,表明它正处于丛集活动阶段。  相似文献   
964.
胶北是华北克拉通一个记录了多期高级变质事件的前寒武纪变质地体,确定其每期变质-深熔事件时代与性质对进一步认识胶北乃至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栖霞石榴斜长角闪岩及其伴生的花岗质浅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内部矿物包体、CL图像、LA-ICP-MS U-Pb定年与稀土元素组成的综合研究,发现石榴斜长角闪岩(19LR53-1)中锆石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新太古代晚期)锆石通常具有浑圆状晶形且相对弱的(灰黑色)的阴极发光效应,18个该类锆石微区记录了十分一致的207Pb/206Pb年龄,变化于2 540±58 Ma至2 439±54 Ma之间,相应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 498±25 Ma,应代表石榴斜长角闪岩遭受新太古代晚期变质作用的时代;第二类锆石通常具有柱状晶形且相对强的(灰色-灰白色)的阴极发光效应,14个该类锆石微区记录了十分一致的207Pb/206Pb年龄,变化于1 906±54 Ma至1 821±60 Ma之间,相应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 865±30 Ma,被解释为石榴斜长角闪岩遭受古元古代晚期退变质作用的时代.花岗质浅色脉体(19LR53-2)中绝大多数锆石具有不规则状晶形且相对弱的(灰黑色)阴极发光效应,有的含有少量长英质矿物包体,如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磷灰石,18个该类锆石微区记录的207Pb/206Pb年龄变化于2 521±48 Ma至2 453±42 Ma之间,相应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 480±22 Ma,应代表胶北地体新太古代晚期地壳深熔作用的时代.综合本文与前人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可知,胶北地体太古宙变质基底岩石不仅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2 500 Ma高级变质作用与地壳深熔作用,而且还叠加了古元古代晚期~1 850 Ma的高级变质作用与地壳深熔作用,它们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两次克拉通化过程中的地质响应.   相似文献   
965.
郭战峰 《地图》2010,(5):74-75
<正>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全国总体上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4多,全国平均气温11.5℃,较常年同期(11.1℃)偏高0.4℃;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  相似文献   
966.
967.
《国土资源通讯》2010,(12):21-21
<正>国土资发〔2010〕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中铁工程公司、中铁建筑公司:近年来,交通运输和铁路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968.
在分析遥感信息服务的领域特征及其概念的事件名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框架语义学理论,提出了基于事件框架提取遥感信息服务概念的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构建遥感信息服务分类本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9.
陈明  冯雪 《今日国土》2010,(2):38-40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社会发展乃至个人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目前,社会对石油的使用量巨大,油泄漏事件时常发生,而油泄漏可能导致海洋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我国每年因工厂石油管道泄露、工厂排污等造成的油污染事故屡见不鲜。本文列举三起油泄漏事件,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应急并妥善处置了污染事件,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输油管道管理和安全责任意识等。油泄露并不是不可控制、不可防止的,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石油运输管理,就可从源头减少甚至避免油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970.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新元古代唯一一个以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兼有骨骼生物、原生动物、钙化蓝细菌类及遗迹化石的多门类生物组合,是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演变十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揭示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生态系统已显示一定的多样性。为适应平底面上(level-bottom)微生物席的发育,高家山生物群的许多生物采取了适应性的生存策略,通过黏附或插入微生物席中,营底栖固着食悬浮(如CloudinaConotubus)或化学共生(可能的Shaanxilithes)或平躺(如GaojiashaniaSinotubulites)食碎屑生活。底内遗迹化石表明存在可能的表栖和半内栖、可自由运动、食碎屑的造迹生物。Conotubus中常见的“回春”或“复苏”现象,GaojiashaniaSinotubulites的身体扭转或生活姿态调整则是对频繁风暴事件的被动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