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理教学》2012,(1):45-45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两台海底地震仪将随第28次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并将投放于南极普里兹湾以北海域,对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域的地震情况进行观测。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地区投放海底地震仪。  相似文献   
62.
“人工增雨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项目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在综合探测和作业、数值模式、催化播撒、检验与评估、综合集成等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业务单位,  相似文献   
63.
由SSEC设计的上海石化6.6万吨/年腈纶改造获集团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上海石化6.6万吨/年腈纶改造系利用北装置现有厂房,淘汰原有聚合原液1条生产线、纺丝2条生产线,改造建设聚合原液2条生产线、纺丝4条生产线、溶剂回收2条生产线,工艺技术系采用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的3万吨/年腈纶工程化成套技术开发成果。  相似文献   
64.
《中国勘察设计》2006,(6):81-82
日前,国内著名的CAD软件厂商广州中望龙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主打产品“中望CAD平台”软件又有新的突破,中望CAD2006新版隆重发布!宣告了国产二维CAD软件新标准时代的到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5.
何方 《中国测绘》2008,(1):22-27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臣服于Google的创新能力,这种感情是由浅而深逐渐增强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Google这六个貌似不搭边的字母已经变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一种路标!  相似文献   
66.
建设功能齐全、能够服务于海洋探测技术的公共研发平台是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当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已开展集装备研发制造、性能测试、规范化海试、技术咨询与培训等功能一体化的深海技术装备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工作。本研究以深海技术装备公共研发平台为例,介绍平台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平台运行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论述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其他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路路网规模不断增加,面临着"建设为主"向"养护为主"的重大转变,道路高质量养护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移动测量车采集的道路三维数据,面向"路长制"管理需求,研发了道路三维实景巡检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开源地图(OpenLayers)与凯西乌姆(Cesium)二、三维地图框架融合、全景照...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物理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在地下成层性较好的某煤田地震测区,开展了利用二氧化碳相变技术激发地震波的野外人工震源激发-接收实验.并与传统炸药震源进行了对比.地震数据利用Aries2.66型垂直分量反射地震仪和PDS-2型三分量地震仪接收.根据实测地震数据,从野外地震记录震相识别,初至波传播距离分析,震源近场地震信号时频分析,CO_2相变激发震源子波提取和基于CO_2震源子波的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关于CO_2相变激发技术能否产生地震波信号以及能否将其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_2物理相变膨胀能够产生能量集中的地震波信号;在实验区地质条件和激发参量下地震记录中初至波的可识别的传播距离约为1km;震源近场地震信号的主频集中在8~13Hz;利用震源近场数据提取了CO_2震源子波;通过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认为这种震源子波能够应用于波形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因为CO_2相变激发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点,若能进一步在激发能量、激发—延迟时间一致性等方面加以改进,该技术有望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煤矿高瓦斯环境人工地震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武汉大学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提出一套适用于隧道结构和病害监测的硬件集成方案,研发了一套高效快速获取地下空间结构三维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了隧道结构表观几何特征和病害监测成果高精度提取,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检测装备的研发,实现了轨道交通全断面病害的智能检测与隧道服役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0.
“与粮争地”、“与人争粮”一直是困扰生物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记者最近在调研时了解到,我国多个企业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在生物质能的固体成型燃料、液体燃料以及发电等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实现了技术应用的“非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