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存危机的主因到底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鲁海  黄真理 《湖泊科学》2020,32(4):924-940
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种群正面临灭绝的风险,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对其生存危机的主因缺乏共识,导致缺乏针对性保护措施.基于中华鲟种群模型,我们把主流专家提出的五个主因——捕捞、污染、航运、全球气候变化、水利工程与中华鲟种群衰退的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归并为繁殖群体损失、补充群体损失、存活率降低和长江水坝累积影响四种可能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情景计算和分析,并评估这些情景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长江水坝的累积影响是中华鲟生存危机的主因.捕捞、污染、航运等其他因素对种群数量有一定不利影响.我们的定量情景计算和分析,验证了1982年中央批准把中华鲟列为葛洲坝救鱼唯一对象的共识和观点-葛洲坝对中华鲟影响最大;揭示了长江水坝对中华鲟种群衰退和灭绝风险的影响机制;厘清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否定了长期存在的、把中华鲟生存危机主因归咎于非法捕捞、污染、航运、全球气候变化等传统主流观点.我们认为,要挽救野生中华鲟种群,必须采用针对性措施减缓长江水坝的影响,恢复野生群体的自然繁殖是中华鲟保护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62.
针对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及"一湖一策"工作的需要,开展了流域社会经济对东平湖水环境效应评估及联合调控方案研究.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评估方法、系统动力学模拟和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东平湖当前水平、未来变化速率和主要瓶颈,确定了流域社会经济系统调控战略的必要性及潜力、方向和底线.结果表明:1)东平湖评估指数从2000年的52.4提升到2010年的61.6,其评估等级从Ⅲ级提升到Ⅱ级,若仅维持现状水平和高速发展速度,未来20年评估指数将很可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长期处于Ⅲ级,甚至达到Ⅳ级;2)为了确保维持现状等级及稳中小幅度上升的趋势,到2030年,东平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控制在过去11年平均增长速度的75%,环境响应措施提升到评估标准的Ⅰ级水平;3)建议东平湖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工作应先削减已有的和潜在的污染源排放量,随后以自然恢复为主,使湖泊水质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63.
464.
黄土高原安塞县生态退耕情景及农业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勇  张同升  杨勤科 《地理学报》2006,61(4):369-377
退耕还林是目前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政策。为搞清政策驱动下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基本情景,以安塞县为例,利用2000年土地利用图和地形坡度图,以地形坡度15o、20o和25o为退耕界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模拟和分析了安塞县生态退耕的规模、空间分异特点及退耕补贴需求和对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塞县合理的退耕坡度界限应在20o-25o之间,北部的镰刀湾、王家湾、化子坪、坪桥、郝树坪和南部的楼坪6乡镇可考虑退耕20o以上的坡地,其他8乡镇宜退耕25o以上坡地。  相似文献   
465.
甘肃省庆阳市景观演替情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覆盖甘肃省庆阳市的陆地卫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以及1980—2000年统计资料与实地调研资料为数据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庆阳市景观演替模拟模型,通过分析景观变化与驱动因子的关系,模拟庆阳市景观演替的时空模式,开展参考模式、生态模式与经济模式下的情景分析,为制定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6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客运交通已成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减排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利用北京市数据,综合考虑道路绿地和新能源汽车占比对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测算出北京市2011—2020年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总量;根据碳达峰愿景设定了5种减排情景,并评估了不同情景在2021—2025年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私家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2019年城市道路绿地的年固碳量为同一时期公交车年碳排放量的28%;单情景下,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未能在2021—2025年间达到峰值,减排效果最佳的情景为“控制私人交通出行需求”;而北京市客运交通至少需要在两种减排情景的作用下才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467.
依据1980~2020年共8期的历史土地利用并对2021~2100年7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SSP1-1.9、SSP1-2.6、SSP2-4.5、SSP3-7.0、SSP4-3.4、SSP4-6.0和SSP5-8.5)的土地利用进行预估,开展了青藏高原过去与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揭示碳达峰(2021~2040年)和碳中和(2051~2070年)时期以及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在历史时期(1980~2020年),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面积排序为草地(1475×103km2,58.2%)、裸地(685×103km2, 27.0%)、林地(243×103km2, 9.6%)、水域(114×103km2, 4.5%)、耕地(18.6×103km2,0.7%)和城市用地(0.3×103km2...  相似文献   
468.
以景观格局视角出发借鉴PSR模型,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空间冲突测度模型框架,运用空间统计、数理分析等相关方法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空间冲突强度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设置“生态优先”“经济优先”“规划限制”三种不同城市发展预测情景,借助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LUS模型)模拟三种预测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同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城市空间冲突分布状况,并结合研究结果与城市发展现状,提出缓解城市空间冲突的优化策略与建议。结果表明:(1)受到空间压力、空间结构状态以及空间格局等波动变化的影响,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空间冲突强度整体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2)较低冲突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西部、东部的山地,且主要位于研究区域边界地区,呈块状分布;较高冲突区零散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内部;低冲突区与高冲突区占比最高,且均呈片状分布在较低冲突区与较高冲突区的过渡区域。(3)生态优先情景下,生态结构优势明显,整体空间冲突强度最低;非生态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使得生态用地发展受到限制,空间冲突强度增加明显。(4)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用地的面积,降低城市建设用地发展...  相似文献   
469.
上海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数据库建设以上海“十五”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十一五”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增加灾情构建的单体建筑物、生命线等数据,形成符合上海需求的高精度、多数据的特色数据库。本文从上海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数据库的作用、数据收集方式、来源及数据处理等出发,阐述该数据库的特色。  相似文献   
470.
黄河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河流域主要控制站/区间的降雨、径流、洪水资料系列延长至2010年并分析其变化特点,在对实测径流还原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分析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系列一致性影响,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处理,提出3种下垫面情景的天然径流系列并推荐近期I下垫面情景的黄河设计径流成果。分析了影响洪水一致性的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还原,对影响黄河中下游常遇洪水量级的因素进行还现,提出黄河流域各站天然设计洪水及中游现状下垫面5年一遇及以下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