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以榆林飞播林区的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土壤可溶性盐为研究对象,对林区土壤可溶性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飞播造林功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属硫酸盐型,土壤层分异特征不显著,土壤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土壤总盐与养分的相关性不明显,适当增加K+利于真菌的存活和生物量的积累,在1 kg土壤中,每增加1 g K+,真菌数量就会增加14个左右.在土层表层,适量减少Cl-能促进土壤细菌的生长,在40 cm土层的盐分上行过程中出现表聚现象,在土壤中层,出现板结现象,在土壤底层,HCO3-和Na+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利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增加,且HCO3-的影响力最强.  相似文献   
42.
对安庆沿江滩地杨树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等5个植被类型区的钉螺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区钉螺的形态指标和阳性率。结果表明:①成熟杨树林地、中龄杨树林地均无钉螺分布;杨树幼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螺口密度分别为4只/0.11m2、5只/0.11m2、7只/0.11m2。②杨树幼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所获钉螺样本的阴阳性检测,没有被血吸虫感染,均为阴性。③江滩营造抑螺防病林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及人工控制钉螺种群密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3.
尹光侯 《地质与勘探》2009,45(4):385-394
产于中甸印支期火山一岩浆弧北东缘的燕山期热林复式岩体,从早至晚边部到中部划分出主期由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边部补充期二长花岗斑岩5个侵入体组成的同源岩浆细粒→中粒→斑状结构演化系列.岩体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总体反映为同熔型花岗岩特征.在复式岩体Ⅱ号侵入体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获黑云母Ar-Ar同位素等时年龄81.7±1.1Ma,坪年龄82.01±0.86 Ma,属燕山晚期侵入体.铜钼矿主要产于晚期侵入体中,边部细粒花岗岩和角岩内带具有细脉状黄铜矿、团块状辉钼矿化;中部发生二长花岗(斑)岩热液蚀变充填交代辉钼矿化--辉钼矿石英细脉、中粗晶浸染状;以及沿裂隙发育岩浆期后含矿热液充填交代辉钼矿化,构成燕山期花岗斑岩铜钼成矿亚系列.成因类型:蚀变花岗斑岩、石英脉型和角岩型3种,指示了燕山期二长花岗斑岩类具有较好的铜钼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4.
福建黄塘地区晚侏罗世长林组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凝灰岩,产硅质海绵骨针和硅质钙藻,其硅质岩沉积环境复杂,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硅质岩为非纯硅质岩,在FeMnAl三角图中样品位于生物成因区及附近,Mo和V含量富集、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及U/Th值也都具有典型的生物成因特征,且微观特征显示其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黄塘硅质岩在Fe2O3/TiO2Al2O3/(Al2O3+Fe2O3)、TFe2O3/(100-SiO2)Al2O3/(100-SiO2)和(La/Ce)NAl2O3/(Al2O3+Fe2O3)图解中都投在了大陆边缘及附近。ΣREE值较高、Ceanom值、MnO/TiO2值及(La/Yb)N值等这些地球化学指标一致表明黄塘硅质岩处于受陆源物质影响的大陆边缘浅海沉积环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在晚侏罗世早期开始发生海侵并伴有小规模的火山活动,整体为还原环境,局部可能水体较深,为进一步开展福建、浙江地区的石油地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 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6.
47.
不同栽杉代数土壤抗蚀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标准地定位研究方法对杂木林及1代,2代,3代和4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颗粒,土壤团聚体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木要受人为干扰少,土壤颗粒及土壤团聚体组成较好,抗蚀性最好;但1代,2代,3代和4代分别是在杂木林及前1代林的采伐迹地上经再度干扰建立起来的,土壤结构破坏率加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小,因而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栽代数增加,土壤抗蚀性减弱。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水产无脊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论述其来克丁物质的功能;来克丁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作用中有关来克丁、微生物种类,作用部位和作用物质等。从来克丁在水产无脊椎动物识别外来物质,包括抵御病原体的作用看,健康发展的水产业之一项关键任务便是认识和掌握来克丁在御防病害活动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49.
福建深沪湾海底林的测量与新发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现今潮间带或海底所发现的古代陆上森林的遗迹,乃是自然界的一种奇观。它对恢复其生长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生态和重建其消亡以后的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和地壳升降运动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价值。这种埋没林或沉水林,曾在英、法、美、加、日等国海滨与邻近陆架发现和研究。本文所报道的海底林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潮间带中下部,是徐起浩于1986年7月发现的。据徐起浩报道,海底古森林残迹(原生直立树桩)主要分布于狮脚家村和土地家村的沿岸潮间带,距岸100m外,通常水深2~3m,退潮后出露。  相似文献   
50.
减缓和消除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作用对大桥安全至关重要。以品字形桩林作为防护结构,结合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和桥墩宽度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桩林结构尺寸的设计原则。先通过模拟泥石流中大块石对不同型式桩林结构的冲击作用获得了桩林结构的最佳布置方式,然后采用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FEM(有限元)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含大块石泥石流对设置品字形桩林结构情况下桥墩的冲击作用。结果表明:大块石与泥石流浆体共同撞击桥墩的冲击力为3 843 kN,远大于无防护时纯泥石流浆体对桥墩冲击力1 840 kN和有防护时的1 452 kN;桩间距3.0 m、桩排距1.0 m是品字形桩林结构最为合理稳固的布置方式;设置防护结构时桥墩所受泥石流浆体的冲击力峰值、墩底应力峰值和数值模拟t=8.0 s时墩底位移峰值相比于无防护状态下分别减小了约21.1%、79.0%和29.4%。采用品字形桩林防护结构对于桥墩受泥石流冲击破坏有相当显著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