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644篇
海洋学   169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双目镜观察了卡子湾黄土样品,发现大量流水沉积微构造,提出该区黄土的搬运介质是流水而不是风。结合重矿分析和宏观地貌认为其物质来源为乌鲁木齐河上游冰川研磨作用产生的细粒物质。  相似文献   
112.
腐蚀与防护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对腐蚀损失统计十分重视。不少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曾多次对本国因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及由于采取了合理的防腐措施而免受的损失进行过调查。例如美国先后在1949年、1973年、1977年、1983年、1984年和1989年多次进行过腐蚀调查。美国H.H.Vhig于1949年最先提出美国每年腐蚀损失为55×10~8美元,当时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1984年美国腐蚀损失为16.8×10~(10)美元,1989年腐蚀损失为20×10~(10)美元,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调查结果还表明,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其  相似文献   
113.
某难选多金属氧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矿含铅锌金银多种成分,利用价值较大,同时矿石成分复杂,氧化率高,风化泥化严重,嵌布粒度细,属于难选性矿石。采用黄药、黑药、十八胺等不同的捕收剂,依据矿石可浮性的强弱,“先易后难”优先浮选,同时采用浮选脱泥,取得了较高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4.
基于一维固结方程和对流-弥散方程,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染泥堆场处置中自重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其中,自重固结方程由解析解直接求解,污染物迁移方程由显示差分法求解。在自重固结方面,新方法可考虑线性的压缩关系和渗透关系;在污染物迁移方面,新方法能够考虑对流、扩散、机械弥散、线性和非线性吸附以及孔隙率相依的有效扩散系数。新方法与CST1数值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所提出的解,分析了固结效应、压缩系数、渗透系数和污染物初始分布形式对污染物在淤泥中迁移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固结效应、压缩性、渗透性和污染物的初始分布形式对污染物的迁移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固结效应能显著地加速污染物的流出;土体的压缩系数越大其污染物累计流出质量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大其污染物累计流出质量越大;污染物的初始分布形式对污染物的流出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控制煤层气井开采过程中的水窜问题,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对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样品进行模拟试验,获得了井斜角分别为0°、30°、60°、90°条件下隔水层界面胶结强度试验数据,分析了井斜角对隔水层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隔水层界面胶结强度随井斜角的增大而降低,原因是随着井斜角增大,井壁的泥饼环上部依次变薄,下部依次变厚,井斜角到90°时达到最厚,且随着泥饼的变厚,泥饼成分中黏土矿物的成分逐渐减少,钻屑和重晶石的含量逐渐增多。分析还认为,影响隔水层界面胶结强度主要因素有黏聚力、泥饼的含水率、颗粒密实程度、颗粒结构和矿物成分。因此,煤层气井型对隔水层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较大,即若采用水平井开采煤层气,可能水窜问题更突出。   相似文献   
116.
山东黄县盆地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煤和油页岩共生盆地,古近系李家崖组是盆地主要的含煤岩系发育层段。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依据钻测井、岩心资料划分了李家崖组的沉积相类型,编制了分体系域的沉积相图。主要结论如下:(1)李家崖组发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2)层序Ⅰ低水位体系域以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湖扩展体系域以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为主,高水位体系域以扇三角洲相为主;层序Ⅱ低水位体系域以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湖扩展体系域以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为主,高水位体系域以湖泊相为主。(3)层序Ⅰ发育时期: 低水位期盆地初始形成—湖扩展期盆地扩张—高水位期盆地萎缩;层序Ⅱ发育时期: 低水位期盆地再次缓慢扩张—湖扩展期盆地加速扩张—高水位期盆地萎缩消亡。  相似文献   
117.
页岩油是指生成并滞留在烃源岩中,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赋存在地层微纳米级储集空间中,基本未运移或极短距离运移的低熟—半熟油气.通过总结泥页岩低孔低渗的特点,对页岩油的形成机制、演化条件、保存条件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讨论.泥页岩中有机质的丰度、类型以及演化成熟度是泥页岩生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油能力较好的Ⅰ或Ⅱ型干酪根是良好的有机质类型,而Ⅲ型干酪根则以生气为主.在适当的埋藏深度下,达到生油门限,即可发生热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液态烃.弱水动力条件以及相对长时间稳定的构造活动,都能使得有机质及沉积物缓慢沉降并演化.陆上优质泥页岩由于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时代跨度大、陆相湖盆面积小、物源丰富且湖平面变化等原因,有利于页岩油气形成.  相似文献   
118.
文中研究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及其顶底板泥页岩含气性特征、组合模式及合采对煤系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为改变煤层气产业低产低效长周期的现状,实现综合效益的目标,将龙潭组作为目标层进行研究;简述了川南煤田龙潭组含气泥页岩与煤层的组合模式,并初步探讨了上述组合模式合探合采的必要性、条件和前景,并提出了开展综合勘探开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9.
黑海被认为是全新世典型的缺氧盆地(Glenn和Arthur,1984)。因为缺氧环境促进沉积有机物质的优先贮存。这个沉积环境被用作地质记录中富含有机沉积物的聚集作用的现代模拟(Woolnough,1937)。黑海现代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聚集速率与其有相同...  相似文献   
120.
岩体中泥化夹层的流变试验及其长期强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首先介绍两种室内试验设备--单剪流变仪和剪应力松弛仪(松弛流变仪)及其试验方法,然后根根岩体中泥化夹层的试验成果,证实陈宗基教授提出的最高屈服值f3--强度的临界值即长期强度值,工程设计要重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