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643篇
海洋学   168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黑海被认为是全新世典型的缺氧盆地(Glenn和Arthur,1984)。因为缺氧环境促进沉积有机物质的优先贮存。这个沉积环境被用作地质记录中富含有机沉积物的聚集作用的现代模拟(Woolnough,1937)。黑海现代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聚集速率与其有相同...  相似文献   
122.
岩体中泥化夹层的流变试验及其长期强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首先介绍两种室内试验设备--单剪流变仪和剪应力松弛仪(松弛流变仪)及其试验方法,然后根根岩体中泥化夹层的试验成果,证实陈宗基教授提出的最高屈服值f3--强度的临界值即长期强度值,工程设计要重视它。  相似文献   
123.
章振铨  李志田 《吉林地质》1999,18(1):51-56,82
敦密断裂带是发育历史长、活动期次多的区域性大断裂,其形成时代及不同时代的活动性务学性质不同。为评价敦化及周围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借助于断层泥热释光测定、断裂气测量及地震、火山资料对断裂带的没部位做出了稳定和相对稳定的定量结论。  相似文献   
124.
对黔南泥盆 石炭纪碳酸盐台地 5 78块各类灰岩和白云岩样品的磁化率测量和统计 ,结合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发现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的重要因素 .结论是 :( 1 )在物源供给充足的低位体系域和海进体系域 ,主要受陆源碎屑含量的影响 ,磁化率总体均值较高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 ,磁化率值降低 ;( 2 )在海水较深的沉积部位或陆源物质供应不充足时 ,主要受自生磁性矿物含量影响 ,随着海平面上升磁化率值升高 ,但总体均值较低 ;( 3)高位体系域的顶部 ,水体很浅甚至暴露 ,可能导致磁化率测值的异常增大 .  相似文献   
125.
根据海南岛的气候特点,采取了特定的技术措施,育苗用水加FeCl3处理、二次过滤;亲蚶排放时,单独设置作精池;附着基质选择非酸性海泥;培养耐高温的饵料。另外,还做了亲蚶和稚贝倒池培养实验,结果证明:12小时倒池一次,亲贝培养效果最好;2天倒池一次,稚贝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6.
川东地区古生界主要泥页岩最高古温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页岩的热演化过程与其经历的古温度史相关,最高古温度决定它的最终热演化程度.本文利用古温标方法恢复了川东地区古生界主要泥页岩层系经历的最高古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距今80—90Ma时达到最高古温度,龙潭组顶面最高古温度150~220℃,龙潭组底面最高古温度160~230℃,龙马溪组顶面最高古温度160~250℃,五峰组底面最高古温度170~260℃,筇竹寺组顶面最高古温度210~320℃,筇竹寺组底面最高古温度210~320℃.各层最高古温度平面展布特征相似,最高温出现在涪陵—丰都一带,向南与向北温度均呈降低趋势,在达州—开江一带局部出现较高温.此外,结合川东地区古热流史分析认为,川东古生界泥页岩热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现今处于高-过成熟状态,达到最高古温度后生烃作用停止.川东地区经历较高的最高古温度随后快速抬升剥蚀有利于页岩气的成烃与成藏.  相似文献   
127.
根据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秦岭地区Au背景值为2.9×10-9,从西到东,自礼岷→文康→西成→凤太→板沙→镇旬→柞山地区金含量逐渐降低。凤太盆地、西成盆地、礼岷盆地泥盆系金背景值分别为3.1×10-9、3.2×10-9、4.7×10-9,为重要的金多金属地球化学成矿区。金在地层中的分布受岩性和沉积环境的控制,泥盆系是本区金成矿的矿源层,其中千枚岩、板岩、片岩、粉砂岩是金矿的重要源岩。与其他沉积盖层相比,秦岭中上泥盆统富集Au、Ag、Cu、Co、Ni、Cr、Pb、Zn。与上地壳丰度对比,Au、As、Sb、Ag、Co、Ni、Cr、V、Pb、Zn较富集。泥盆系中发育热水沉积岩,含Au较高。研究表明,在热水沉积中Au发生了预富集作用,沿海底同生断裂发育的钠质热水沉积过程中Au富集形成了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主要研究断层泥中新生的粘土矿物特征,并研究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溶蚀的显微形貌结构特征。粘土矿物以X-射线衍射分析为主,石英碎砾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形貌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石英表面溶蚀的形貌特征来探讨断裂活动的相对年代  相似文献   
12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深水重力流成因的浊积岩储层已成为我国东部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沉积分异不足和成岩破坏,重力流砂岩的储层质量通常整体较差,优质储层的预测成为制约其有效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因素。利用岩心、测井资料及储层物性、岩石薄片分析结果,研究了南堡凹陷东北部东营组二段重力流砂岩的岩相特征、成因类型、储层特征,以探索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和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区内重力流沉积可细分为8种岩相,解释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4类成因。储层物性参数统计分析证实,本区重力流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质量受控于砂岩成因、砂-泥结构及其影响的溶蚀强度。从成因看,砂质碎屑流和浊流对重力流砂岩优质储层的发育贡献最大。砂质碎屑流成因的块状砂岩厚度较大、泥岩夹层较少、钙质胶结物的溶蚀程度高,储层质量最好;而浊流成因的砂岩厚度较薄,与泥岩呈互层或夹层产出,成岩环境封闭、钙质胶结物溶蚀程度低,储层质量较差。本研究为湖盆深水重力流砂岩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因和结构的储层预测思路。   相似文献   
130.
左永振  赵娜 《岩土力学》2020,41(2):520-526
高土石心墙坝的渗透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滤层对心墙料的反滤保护作用。心墙在大坝蓄水和长期运行的条件下,要经历复杂的填筑加载、浸水饱和与水荷载的作用,在差异沉降、复杂结构应力作用、水力劈裂和渗透水流作用下,心墙一旦出现裂缝,其渗透稳定性及反滤层的保护作用就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专门非常规的抛填土料反滤试验和泥浆渗透反滤试验,模拟心墙裂缝条件下其颗粒被冲刷起动后,被反滤料阻挡和淤积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心墙料和反滤料满足反滤准则条件下,心墙颗粒被拦截和淤积在反滤层上游表面,反滤料能有效防止心墙颗粒的流失,反滤层在极端条件下对心墙料仍能起到有效的反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