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牧民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着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牧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状态.通过对甘南牧区牧民生产经营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1)牧民的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且以生活性投资为主;(2)牧民的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牧民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4)牧民贫困程度严重,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5)牧民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和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牧民收入与牧民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牧民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2.
人口流出区低收入与高消费并存的庐江模式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国很多以人口流出为典型特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城或城区出现低收入和高消费并存的现象.这种矛盾的农村收入一消费关系形成一个"经济学悖论",很难获得解释.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运用地理学的视角,从区域系统以外寻求解释.发现区域人口流动是形成人口流出区低收入、高消费现象的关键原因,另外,特殊消费群体的带动、传统文化习俗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庐江模式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表明即使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系统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已具备开放特征,依靠其自身力量,欠发达地区可以彻底打破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城乡二元分割,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63.
通过估计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lorenz曲线测算了2006、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状况,并运用shapley分解法对贫困指数的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物价水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7年农村贫困发生率较2006年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2)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在拉大,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加重;(3)经济增长减缓了农村贫困,但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和收入分配的恶化,贫困人口整体的贫困状况不轻反重。  相似文献   
364.
《国土资源》2010,(4):56-56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会议确定了2010年重点改革任务,强调要协调推进城乡改革。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l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  相似文献   
365.
土地违法现象严重,公众一般归结为对地方官员问责疲弱所致,但这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者说,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设计方面的漏洞与瑕疵:土地出让收入游离于监督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缺口。要真正抑制土地违法,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并非仅靠问责地方官员就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6.
<正>目前实行的省直管县改革仅限于财政体制改革,人事权、行政权如何进行配套还有待进一步的政策支持。6月13日,记者从湖南省国土资源财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的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即将  相似文献   
367.
耕地非农化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收入差距因素,以1988-2004年为样本期,选取年内建设占用耕地新增数量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滞后3期的耕地非农化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滞后4期的收入差距扩大又导致了耕地非农化的加快.基于此认识,提出了慎重对待耕地非农化过程、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收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为耕地非农化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8.
GPS高程测量中大地水准面差距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研究大地水准面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利用GPS高程测量成果结合地表拟合技术求正高高程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69.
基于EGM96的GPS高程转换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冯林刚  杨润甫  李胜 《测绘通报》2006,(3):22-23,47
在GPS高程转换中,常采用拟合方法。介绍一种利用EGM96计算的大地水准面差距之差将GPS大地高差转换为正常高差,进而实现GPS高程转换的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这种方法在平坦、丘陵地区可以达到普通几何水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70.
《地质与勘探》2006,42(5):33-33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明确划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省、市、县分成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通知》指出,自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固定比例进行分成,其中20%归中央所有,80%归地方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