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1747篇
海洋学   203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7年   5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首先论述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探讨了火山的类型,指出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第三纪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第四纪以中心式喷发米。然后将有关火山旅游资源划分为属于岩石圈的火山旅游资源和火山岩区的水圈旅游资源。并提出东北区12个主要火山旅游区,即五大连池、镜泊、牡丹上、高丽山、长白山、龙岗、伊通、诺敏河--毕拉河、绰尔河、哈拉哈河和宽甸火山群。最后提出建设国家级火山风景名胜区等建设  相似文献   
62.
塔里木盆地是亚洲大陆腹地独特的巨型地质地貌单元,是研究新生代地球系统的天然实验室。新生代以来,它经历 了古近纪海湾、新近纪湖泊—三角洲平原、河流—湖泊—沙漠、沙漠—河流的地质演化过程,古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远程碰撞造山作用,造成盆地的封闭、气候干旱。古近纪以来,海湾盆地西低东高,构造挤压造成周缘山脉隆升和盆地 逐渐封闭,这是盆地演化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新近纪南高北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周围山脉持续隆升,早先形成的河湖 等地质地貌单元不断被周边山脉所封闭,形成塔里木盆地,发育大湖泊。第四纪以来,盆地西高东低,经历了最快速的地 球系统演化,形成中国较大的内流水系以及最大沙漠。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 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周缘新构造活跃,在巨型盆地内发育了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雅丹、干盐湖等多种第四纪的 地貌类型。不同地质因素时空上相互作用,塑造着巨型盆地地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展示了极干旱地区地球系统第四纪 快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3.
王行信  王少依 《沉积学报》1997,15(A12):46-50
本文从构造地质角度研究盆地泥岩粘土矿物的分布和演化,认为构造背景和构造运动是控制盆地泥岩粘土矿物的根本因素,较合理地解释了中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矿物组成特征的差别及西部第三系泥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粘土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6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一线以东至太平洋西岩,大陆连缘中新生代盆地系的形成,中生代岩浆活动,盆地基本特征同Moho、岩石圈和软流圈及上地幔基本特征的内在联系等都表明,它们在时空和成因上有一定联系,可以纳入同一地球动力学过程之中,这种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岩石圈界,地壳底界的拆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5.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演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建  刘泽纯 《地质论评》1996,42(2):166-173
从孢粉植物分异及演变,干旱碎屑及膏盐沉积分布等方面,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的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新生代两个极端干燥气候期(膏盐发育期)分别出现在始新世至渐新世及上新世至第四纪。前者与老第三纪行星环流控制下的副热带干燥带有关,而后者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早第三纪盆地西部及周围地区的地势不象以前所认为的那么低平。在第三纪,昆仑山比祁连山低。晚新生代盆地向北推移了7-11个纬距。  相似文献   
66.
构造非平稳运动定量研究的MDD模式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寄  李齐 《地球科学》1996,21(3):277-279
利用MDD模式得到的连续冷曲线,可以定量地描述地质体的冷却(隆升)过程;采自我国7个不同地区中38个钾长石MDD模式研究结果证明,快速冷却事件存在的普遍性,不同的快速冷却速度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构造事件;突变因子(δvi)可以定量地描述地质体非平稳运动以及突变程度,并且使得不同地质事件非平稳程度的对比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7.
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与区域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据沉积,构造、地貌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构造隆升基础上,于晚第三纪中新世迅速隆升,而早更新世早期则是新构造活动最强烈时期。秦岭造山带的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方式主要有地垒式、掀斜式、振荡式和翘板式4种。诱发这一地区新构造抬升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学机制是华北地块自北而南,扬子地块自南而北相向向秦岭造山带之下陆内俯冲和秦岭地块深部软流圈抬升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68.
豫西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石粒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晶体大小分布理论并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的资料,讨论了豫西伊川--汝阳新生代碱性橄榄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晶体大小分布的成因,补液为研究区碱性橄榄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晶体大小分布形式很可能不是岩浆混合形成的,而是岩浆演化造成的。它对应着岩浆演化的三个阶段:岩浆主心演化阶段、岩浆上升阶段和岩浆淬火阶段。分析了岩浆房演化阶段和岩浆上升阶段橄榄石晶体生长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69.
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类型及沉积充填序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建文  王德发 《地球科学》1996,21(4):414-420
根据盆地性质盆地沉积特征,沉积演化等特点将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划分为大陆裂谷盆地,与低角度俯冲有关的裂谷盆地,前陆-克拉通横向复合盆地、多种地质背景下的小型地堑及半地堑盆地,东海及南海海域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等类型,并总结了各类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利用速率面拟合法,选择辽宁地区三期二组精密水准测量成果进行速率面拟合计算,绘制了生趣形变变化速度图,继而分别分析辽西及辽南现今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