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258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1391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54篇
自然地理   196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1.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13.
曹永凯 《海洋科学》1992,16(4):73-73
本文通过区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从供需平衡角度,分析论证了在工业生产中充分开发利用海水,是本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行之路。利用海水在技术上和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刀额新对虾幼体的培育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伟雄  洪万树 《台湾海峡》1991,10(3):199-204
在水温26~28℃,pH8.1~8.3,海水盐度27.6~29.7的条件下,刀额新对虾幼体从无节幼体第一期(N_1)培育至仔虾幼体第一期(P_1),历时10d,成活率81.9%;至仔虾幼体第8~10天(P_(8~10)),成活率为80%。刀额新对虾幼体发育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对虾类幼体的发育特点,其糠虾期身体仅稍倾斜而不呈倒悬状态,极少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直至P_(3~4)摄食丰年虫幼体现象才较多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ODP113航次水深2080m处的689站位所钻取的位于毛德海隆之上的沉积物.毛德海隆是位于威德尔海东部,孤立的无震洋脊,比大洋盆地高出了2500m.沉积序列由中始新世的有孔虫一超微化石软泥与晚始新世的超微化石软泥组成,其上为渐新世的台硅藻超微化石软泥与超微化石软泥.  相似文献   
16.
地学研究对海岸带综合治理的部分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学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专称。运用地学手段对海岸带进行综合治理(ICZM)是当前海岸带持续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持续”发展意思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海岸地区及其资源进行管理,并要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具体任务来完成。要想进行ICZM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需要了解海洋和海岸岩石的成因和特征、沉积物和地形的特征,还要了解天气和气候、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包含的生物等。海岸体系这些组成部分的基本地学知识是ICZM得以实施的基础,因为地学可以帮助明确再生和非再生资源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从人类健康、安全和生物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弄清和确定经济发展已经和将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特别从人类健康和工程风险这些方面弄清和确定发展过程中会有哪些限制因素和灾害;通过环境基本条件和监控变化来区分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7.
南海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类型丰富多彩,既有离散扩张,俯冲挤压,亦有剪切拉张、消减聚敛和地体碰撞。这些类型和演化控制着本区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与地下水资源,海涂资源及旅游资源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西洋温盐循环的演变:早渐新世北大西洋深水开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和大洋盆地形状的急剧变化标志了新生代的开始。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了在早新生代(约55 Ma)的极端温暖时期,主要存在于南大洋的深水层形成了与现代模式根本不同的循环模式,并在北大西洋北部及南大洋形成了深水层。早新生代模式向两极模式的转变出现于何时?该转变的主要作用力如何?巴拿马地峡(4·2 Ma)的形成被认为是代表了深水循环向两极模式转变的最后作用,它使湾流将盐度较高的暖水带到北半球高纬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现代NADW由来自Nordic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水组成。然而,通常认为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的最初阶段只有Nordic海…  相似文献   
19.
20.
几种优良养殖对虾杂合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黎中宝  吴仲庆 《海洋科学》2002,26(12):45-4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养殖群体杂合体缺乏及过量。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Est-2(F=0.705),Aat-2(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Adh-3(F=-1.000),Sdh-2(F=-1.000),Mdh-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日本对虾在Est-1(F=0.258),Sod-1(F=0.467)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斑节对虾在Est-1(F=0.254),Sdh-3(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新对虾在Aat-1(F=1.000)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Est-1(F=-0.158),Sod-1(F=-1.000),Me-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从而降低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