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215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472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广西霜冻与北太平洋海温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月平均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集,应用相关、回归和逐步判别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对广西霜日、霜冻的影响,建立了海温对广西霜日及霜冻的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942.
地磁太阴日变化L的M2和O1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国发  胡家富 《地震研究》2000,23(3):329-332
介绍M2和O1潮引起的地磁太阳日变化L谐波分析方法,计算了佘山地磁台的磁偏角,水平和垂直分量L的谐波系数,分析了L变化的基本特征,季节变化和场源性质,并与国外其它台站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43.
藏北羌塘中部冈玛日——桃形错蓝片岩的发现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藏北羌塘中部的冈玛日-桃形错地区首次发现含典型蓝闪石的蓝片岩。蓝片岩是由蓝闪石、铁蓝闪石、青铝闪石、多硅白云母、阳起石、黝帘石、绿帘石、方解石、榍石、金红石等矿物组成,变质温压条件为400℃±和7kbar±,属于高压变质作用。这是一条高压变质带,推测它可能向东与滇西的澜沧江高压变质带相连。冈玛日-桃形错地区含典型蓝闪石的蓝片岩的发现对羌塘陆块的重新认识以及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的板块边界及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944.
通过对玉林市各站建站至1999年12月的霜冻及低温日(日极端最低气温≤5℃的低温天气)天气的分析,得出了平均初、终霜日的出现日期和平均低温日的开始和终止日期。  相似文献   
945.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对应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庭  杨钢宇 《地震》2000,20(2):53-60
通过对浙、沪、苏邻近4个地磁观测点的近十年的资料,及邻近区域10个地震进行了每日Z分量日变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变化和响应比月均值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阈值PO(Z)和响应比月均值PM(Z)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及异常出现的早晚并非完全呈线性相关;当响应比值大于某一阈值时,有可能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按该方法结果综合分析?载止1998年9月底,未来1年左右的时间内在该研究区域或更大范围(  相似文献   
946.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浙、沪、苏邻近 4个地磁观测点的近十年的资料,及邻近区域10个地震进行了每日Z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变化和响应比月均值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阈值P0(Z) 和响应比月均值PM(Z)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及异常出现的早晚并非完全呈线性相关;当响应比值大于某一阈值时,有可能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 ;按该方法结果综合分析,截止1998年9月底,未来1年左右的时间内在该研究区域或更大范围(含台湾区域)有可能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该方法可作为分析预报手段参与中短期和短临地震趋势判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7.
大气下行长波辐射参数化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甘肃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的近地面气象和辐射观测数据,对已有的12个晴天大气下行长波辐射参数化模型和8个云天模型进行比较.指出晴天情况下Idso模型和Dilley & Obrien模型最适用,但后者一定要进行系数校正,云天情况下Maykut模型误差最小.经过平均日变化分析表明,晴天模型能较好地抓住大气下行长波辐射的日变...  相似文献   
948.
《地理教学》2000,(12):42-42
来自北京市气候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从今年入夏以来,北京地区月平均气温一直高于历史同期水平:4月份平均气温14.5℃,比常年高0.9℃;5月份平均气温20.7℃;比常年高0.8℃;6月份平均温气26.7℃;比常年高2.6℃。  相似文献   
949.
根据大量的实测数据,利用模型分级统计法和新提出的等密图统计法,经分析得到两点认识:(1)自然灾害多数出现在节气日附近;(2)自然灾害多数出现在节气之间的黄金分割日附近。  相似文献   
950.
利用1998―2007年Seaflux资料结合太阳短波辐射及海面风场数据,分析了孟加拉湾海表日增温(Diurnal Warming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SST)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在赤道海域(5.0°N以南),dSST以年周期变化为主并呈现12月至次年5月高、6—11月低的单峰结构,在湾内(5.0°N以北),dSST则表现出显著的半年周期变化而呈现独特的春、秋季高,夏、冬季低的双峰结构。dSST空间分布形态春季呈湾中部高、四周低的态势;秋季湾口较低、湾内及赤道海域较高;夏、冬季形态基本一致均呈赤道高、湾内低的格局,但夏、冬季湾内高值中心略有不同,分别位于斯里兰卡岛东北部近海及湾西边界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海面风速对整个研究海域的影响均较为重要,因此决定了dSST空间分布形态的季节变化。太阳短波辐射对湾内dSST季节变化的影响也较为重要,但在湾口以南至赤道大部分海域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