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1407篇
海洋学   47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贵州大厂锑矿有机质与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造军  施继锡 《矿物学报》1997,17(3):310-315
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与右江盆地有机质的分析研究表明,容矿的大厂层有机碳与锑含量相对较高;有机包裹体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与沥青包裹体,在气态烃包裹体中含0%~30%的液态烃,发暗黄色荧光;有机气相成分中四种烷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有显示;从主成矿期萤石中的沥青及右江盆地再沉积火山碎屑岩中的干酪根的生物标志物测定结果来看,二者在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与甾烷标志物特征上较为接近,表明右江盆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与锑矿中的有机质有亲缘关系。模拟实验证明原油对锑有较强的萃取迁移能力;而有机质在锑成矿过程中主要起三方面的作用:淋滤、萃取迁移及还原沉淀。  相似文献   
62.
我国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及沼气潜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自然资源》1997,(1):67-71,80
  相似文献   
63.
董亚萍 《盐湖研究》1997,5(2):57-63
1,4—二溴苯,4,4’—二溴联苯、4,4’—二溴三联和亚磷酸三乙酯在催化剂无氯化镍催化下,干燥氮气保护.反应得到相应的有机二磷酸四乙酯。  相似文献   
64.
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东部巢湖地区二叠系的三套富含有机质“黑层”中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及有机岩石学等项分析,下二叠系下部栖霞组(样品代号Pt)含生物碎屑泥灰岩的TOC为1.24%-2.27%,Tmax457-495℃可溶有机质含量150-470×10^-6,R^00.91%-1.30%,∑C^-22/∑C^+23〉3,有机组分主要是海相腐泥基质及沥青,下二叠系上部银屏组(样品代号Y)黑色泥岩的TOC为1  相似文献   
65.
云南楚雄中生代陆相盆地发育了良好的含煤、含铜和含膏盐的三位一体的建造组合。煤、膏盐和砂岩铜矿床中有机质在丰度、类型、成熟度、可溶有机质及生物标志物上既有一定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性。煤和膏盐均参与了砂岩铜矿成矿作用,煤系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还原性有机质,膏盐提供了氧化性的SO2-4,间接提供了硫源。  相似文献   
66.
拉尔玛金矿矿源层──太阳顶群硅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林丽(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硅质岩,太阳顶群,拉尔玛金矿床拉尔玛金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该群的硅质岩是矿源层。本文探讨矿源层形成过程中与金关系密切的有机质的生物先...  相似文献   
67.
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楚雄盆地含煤、含铜和含膏盐建造中的有机质在来源、类型和成熟度上是不一致的。成岩期干酪根降解形成的短链羧酸是矿源层中铜活化的重要因素,石油烃是矿质搬运的重要载体。改造成矿期,天水淋滤膏盐展形成富SO_4~(2-)的下渗氧化性流体,为改造成矿提片供了硫源。另一方面,来自基底的含矿流体沿同生断裂上涌,混染煤系地层形成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进入到高渗透的砂岩储集层。当两种流体在砂岩中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形成改造期矿体。  相似文献   
68.
通过研究伊利诺斯盆地顿区新泽西帕里什井的岩芯,认识了上奥陶统马科基塔群的两个沉积旋回,两个旋回内的有机磷(Corg),总硫(TS)有机碳中^13C的含量(δ^13Corg)氢指数(HI)和氧指数(OI)有机质抽提物(EOM)各不相同。每个旋回下部为暗棕色至黑色纹层状页岩,Corg值(1.0-3.0%),HI值(500~1000mg烃/g总有机磷和EOM值(1500-2500ppm)均较高,负δ^1  相似文献   
69.
有机相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有机相的概念,有机相的划分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指出有机相分析是预测盆地油气资源及油气田分布规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