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冬生  孙友宏 《世界地质》2002,21(4):406-410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的重点和核心是地下埋管换热器。地下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包括:换热器形式和回路形式的选择,地下换热器尺寸设计,水平间距及热短路,管材的选用和换热能力等。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施工主要包括:钻孔,下管,注浆、回填和换热器的安装。  相似文献   
42.
论河流汛期时变设计洪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善序 《水文》2001,21(3):18-19,29
论述了时变设计洪水优化水库防洪设计和提高水库兴利效益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带时畸参数泊松标准过程作为描述汛期洪水时变规律的概率模型,并建议彩和时段设计洪水作为水库运用期设计洪水,它既反映汛期洪水演变规律,又满防洪标准,一个实例分析计算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资料合良好,计算结果合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以渭北旱原合阳县甘井乡为例,对其物能产投关系进行了研究。氮、磷素及能量的转化效率在产量中等(约2550kg/ha)时最高,低产和高产时都下降;水分转化效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根据物能产投关系及其它有关指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其结果能客观反映农业生态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44.
一、构造:实测剖面仪是用普通的木板制成的,包括了一个1/4园的空心木框及其他另件,具体构造如下: a.扇形尺:木质,长约50Cm,园周上刻有角度,共有90°,最小刻度为30′,扇形尺之弧心装有两角度摆及松紧螺旋,半径上刻有长度。 b.角度摆:为两细直杆,长约50Cm,一端扣于园心上,能灵活摆动,分内角度摆和外角度摆。  相似文献   
45.
吴清海 《现代测绘》2006,29(6):30-32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它只能在等时距数据条件下方能使用,在工程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采用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转化成等时距数列,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泊松曲线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西藏羌塘北部松西地区分布有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以高Al、K和低Fe、Mg组分为特征,ANKC值平均1.16,大于1.1,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类.CaO/Na2O在0.257~0.516之间,平均0386,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是泥质岩局部熔融所形成的.40Ar-39Ar年龄为101.42Ma±0.18Ma,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班公湖-怒江结合带闭合后继续向北发生陆内俯冲,是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计算属于同一个能区高能原电子在金属发射体内的沿程能量损失率的方法,用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属于两个能区的高能原电子在金属金发射体内的沿程能量损失率,并用实验数据计算出属于同一个能区的高能原电子在金属铝发射体内的沿程能量损失率,结果显示,计算高能原电子在金属发射体内的沿程能量损失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四川南部珙县早侏罗世一新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在珙县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化石的一新属种石碑珙县龙。成年个体长约14m。化石材料相当丰富,除头骨不完全外,其他部分乃至全部均保存完好。它是早期的原始的蜥脚类,但又和蜥脚类有不少共同点。它对研究蜥脚类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The effects of degraded porphyran (P1) and natural porphyran (P) on the lifespan and vitality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re studied. The porphyrans, added daily to the food medium at 0.2% and 1% concentr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ifespan in average of 55.79 and 58.23 d in 0.2% P1 diet females and 1% P1 diet males, extending by 12.29% and 8.60% over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porphyrans on D. melanogaster in heat-stress condition were also examined, and found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survival time. The results which are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porphyrans are related to their free radical scavenger action.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vitality demonstrated that vitalities of middle-aged fly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ir mating capacity) was observed after porphyrans addition. Therefore, porphyrans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aging, and P1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is better than natural P.  相似文献   
50.
BjФrn  T.  Larsen  Snorre  Olaussen  BjФrn  Sundvoll  Michel  Heeremans 《《幕》》2008,31(1):52-58
The Oslo Rift is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the Rotliegendes basin system in Europe. The rift was formed by lithospheric stretching north of the Tornquist fault system and is related tectonically and in time to the last phase of the Variscan orogeny. The main graben forming period in the Oslo Region began in Late Carboniferous, culminating some 20-30 Ma later with extensive volcanism and rifting, and later with uplift and emplacement of major batholiths. It ended with a final termination of intrusions in the Early Triassic, some 65 Ma after the tectonic and magmatic onset.
We divide the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ift into six stages. Sediments, even with marine incursions occur exclusively during the forerunner to rifting. The magmatic products in the Oslo Rift vary in composition and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 the six stages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