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8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国林业局(Korean Forest Service,KFS)为了更好地贯彻韩国森林规划,通过使用各种森林数据库,包括森林类型地图和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建立了基于GIS的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同时基于森林灾害数据库,建立了森林信息共享平台、森林信息共享门户,用于林业信息与林业专题图的共享.其针对韩国林业局的业务,还构建了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包括森林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森林火灾管理系统、森林病虫害管理系统、山体滑坡管理系统.韩国森林灾害管理系统使用实地监测工具,预测与森林空间信息有关的森林灾害信息;通过监测防止森林灾害发生,在发生灾害时减少识别时间.通过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可以链接各种政府机构和信息,以实现对火灾、山体滑坡、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提供空间information–based位置信息服务,韩国森林灾害管理系统还能给现场提供快速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2.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则各市旅游业拉动效应呈现出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993.
以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为特征的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土地科学、全球变化科学和全球生态学关注的关键问题。由于土地、气候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森林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如何采用合理的适应措施降低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单独及综合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综合利用基于主体的土地利用模型(ABM/LUCC)、生态系统过程模型(PnET-II)以及森林景观动态模型(LANDIS-II)构建了综合模拟研究框架,选择森林类型多样且具有长期观测数据积累的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模拟并对比了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组合情景下未来森林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利用变化对泰和县森林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区森林地上总生物量在有土地利用变化干扰的情景下与RCP 2.6、RCP 4.5和RCP 8.5单独的气候情景下相比分别减少33.13%、32.92%和32.42%;② 尽管未来气候变化可能有利于森林地上总生物量的积累,但土地利用变化将使森林地上总生物量显著减少,并将抵消气候变化带来的正效应;③ 本文提出的综合模拟研究框架可以很好地模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提升和优化人工林结构和功能、开展可持续森林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旅游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选取2005年~2014年全国31省份的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使用DEA法测算旅游业效率、运用区位熵法衡量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其次基于面板数据对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如下:(1)中国旅游业效率、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整体上呈现递增趋势,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旅游产业集聚对提升旅游业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对全国旅游业效率的提升产生正向效应,而单一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的数量增长对提升全国旅游业效率表现为负向效应;(3)从各区域看,旅游产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并且对各区域的影响程度不一;(4)进一步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对促进旅游业技术效率、旅游业规模效率的提升都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对推动旅游业规模效率的发展效果明显优于对旅游业技术效率的作用,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效率的提升主要是通过促进旅游业规模效率值的提高这一途径来实现。根据以上结论从旅游企业、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旅游业效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超  文艳 《海岸工程》2002,21(2):26-30
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加入了WTO、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等新形势下,各行业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旅游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城市旅游,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旅游资源价值,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国内、国际旅游发展;从新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时机研究、制定、实施新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青岛的旅游发展为例,提出了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国内现行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和单因子火险贡献度模型,以及逻辑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在林火预报中引入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信息,使用MCD14DL火点数据集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广东省不同时间尺度的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林火预测模型显著优于现行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和单因子火险贡献度模型,预测精度提升约20%。其中,随机森林模型对林火频数的解释程度最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476)。此外,加入微波土壤水分信息后,相较原有的基于气象要素的林火预测模型,2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均略有提升,体现了表层土壤水分信息在林火预报中的重要性。研究可为高效提取对地观测信息,以改进华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林火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树轮稳定同位素比率是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有效代用资料,耦合分析树轮稳定同位素记录的信息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氮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作用,反映环境变化对植物特定化合物的生理影响。树轮稳定氮同位素比率(δ15N)与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变化可以反映长时间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动态特征,弥补监测资料的不足。本文综述了树轮稳定氮同位素的分馏机理与测定方法,解析了树轮δ15N在样品预处理和测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系统梳理与归纳了基于树轮δ15N进行气候变化、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氮排放研究的进展。指明中国树轮稳定氮同位素研究潜力及其在未来亟需着重发展的方向,旨在推动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时空特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桌面式"森林探索者"VR软件能够使学生与软件中的虚拟森林产生交互,有助于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本文梳理了VR软件的功能和特点,构建了VR环境下的学习生成模型,阐述了模型的构成要素和核心环节,并进行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例设计,探索了"森林探索者"VR软件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厘清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选取2001—201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环境规制为解释变量,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种,设定旅游业碳排放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城市化和技术水平为阈值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讨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阈值作用及其在东、中、西各地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全国及西部范围内,以城市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费用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单个阈值,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以技术水平作为阈值变量时,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阈值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在技术水平作用下对旅游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审视世界邮轮建造业的发展过程与区位特征既能揭示邮轮工业空间组织特征,又能为后发国家和地区的邮轮建造及关联产业提供借鉴。运用ArcGIS10.2软件空间叠加与重心模型分析世界邮轮建造业的空间演化与集聚地发现:(1)1900年前全球邮轮造船厂数量很少,1900—1950年伴随邮轮旅游诞生和成长,邮轮工业增速较快,直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现代意义的邮轮制造业,其中尤以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和德国迈尔集团分别雄踞海洋邮轮、内河邮轮与豪华邮轮建造业榜首。(2)世界邮轮建造业总体呈现吨位大型化、环保节能成为技术攻坚方向等显著特征。经济全球化加速造船企业的兼并重组,邮轮造船厂重组行为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3)世界邮轮建造业重心经历了如下历程:1860—1960年集聚于美国东海岸,1961—1990年迁移至欧洲地区,1991年后日本与韩国开始尝试邮轮建造及香港积极收购欧洲邮轮造船厂,但未打破世界主要邮轮造船厂与邮轮运营公司集聚地的“空间错位”特征,印证了邮轮建造业垄断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