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475篇
地质学   1045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斜长石环带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分析了斜长石环带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斜长石的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织过程,而与环境因素无关,其形成对应着相对静态的环境;斜长石的大尺度韵律环带则起因于环境的“周期性”波动,而不可能是自组织成因,其形成过程记录了环带生长岩浆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2.
前河地区正长斑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围岩及容矿岩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长斑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容矿岩石和近矿围岩的原岩属正长斑岩,它先后发生糜棱岩化,角砾岩化,碎裂岩化,加上后期多种蚀作用的叠置,使其变得较为复杂,成矿早期蚀变为黑云母化,钾长石化,成矿期主要是黄铁绢英岩化,黄铁萤石泥英岩化;而成岩作用后期主要为碳酸盐化,由于多期构造和蚀变的叠置,容矿和近矿糜棱岩外观很难辨认,只有据显微镜下见以的一些残迹和变余的糜棱岩残体来恢复原岩,矿体间接围岩为玄武安山岩,早期曾受  相似文献   
993.
朝阳沟破火出口出露面积约80km62,呈椭圆状,受北东与北西两组基底断裂控制,火山活动期为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活动色爆发为主,具多期次脉动喷发特点,岩浆演化由早期至晚期呈由中性到酸性,火山喷发序次由外向内由老至新,岩石结构由细至粗,晚期潜火山岩正长斑岩沿放射状断裂侵入。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对流层中下层资料,对1995年2月发生在渤海地区的一次气旋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500hPa上的暖平流是地面低压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子;从低层西北部进入低压中心的冷平流是地面低压生成气旋的启动条件;500hpa的正涡度平流对气旋的维持和发展起主要作用。同时,揭示了气旋向暖平流和正涡度平流区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5.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 1998年 8月 2 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 ,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2 0 μs ,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 1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 ,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 ,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 15 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 ,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13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 ,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 ,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 ,其传播速度约为 2 .1× 10 8m·s-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 ,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 ,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 ,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 ,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 2 .4× 10 6m·s-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 2 2 0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 ,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 ,其传播速度约为 1× 10 6m·s-1  相似文献   
996.
冬小麦冬前正积温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方法,即均值生成函数、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对郑州冬小麦冬前正积温变化趋势进行预测。1989-1998年历史年代回代结果平均绝对误差28.6℃,平均相对误差3.9%;1999、2000年预报与实测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997.
云参数对RTTOV5模式模拟误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根据1998年8月的业务TOVS反演的温度、水汽垂直廓线资料以及其它资料, 利用RTTOV5模式模拟NOAA14极轨气象卫星上相应红外探测 (HIRS) 通道的辐射亮温值, 将模拟值对比实测TOVS探测资料, 结果表明, 晴空模式模拟亮温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部分有云时的误差, 模拟误差受云的影响呈反相变化, 对水汽敏感的中低层探测通道在晴空时的误差小于部分有云情况; 通过对比白天和夜间短波窗区探测通道模拟误差, 分析了其受地面反射太阳光辐射的影响的大小及其原因所在; 并利用RTTOV5的伴随模式和Jacobine模式分析了模式模拟误差对初始场云参数的敏感性。该研究为TOVS/ATOVS探测资料在3DR或4DR变分同化中的直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砂、泥岩互层透镜体模型正演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在文中对深度3000m以下的砂、泥岩互层透镜体地质模型及其效厚度的单砂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道积分反演,均方根振幅分析和频谱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它对砂、泥岩薄互地反射特征研究,特别是薄储层预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广角反射地震资料的处理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壳深部调查研究,主要应用的是广角反射(和折射)地震方法,迄今已完成了几万测线公里。现普遍使用的是国外1981年和1983年编出的分辨率较低的SEIS81(个别用了SEIS83)解释软件。笔者对目前国外较流行的SEIS88,RAYINVR(92)及ANRAY95广角处理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为了适应对较复杂的地质构造的探测,能得到更精确的模拟,提高方法应用效果,笔者建议更新现在使用的广角反射处理软件和开发自己的新软件。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试图给出原始数字图象的数学定义,为进一步进行图象重建与处理提供了方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条纹干扰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提取的方法,作为应用,解决了利用CIBL数据提取岩石裂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