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8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硅橡胶作为特种橡胶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以其耐高温、耐寒、耐候及电气特性等优良品质得到国防、航天航空、电子、医疗卫生等行业的青睐[1]。然而,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价格昂贵的气相白炭黑作硅橡胶的增强剂,使硅橡胶制品成本偏高,限制了硅橡胶的普及应用,阻碍了硅...  相似文献   
62.
顾志峰  季金华 《江苏地质》1999,23(2):101-103
阐述了改性聚乙烯醇胶水的制备工艺,并以此作彩粒成型剂,应用羟乙基纤维素———膨润土复合增稠剂作抗沉剂和稳定剂,与苯丙乳液等成膜剂、无机颜料等制成无毒、阻燃的水性多彩涂料。  相似文献   
63.
正冻土中水热迁移问题的混合物理论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连续统力学的混合物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冻土的力学 热学性质 ,建立了相应的本构关系 .以此为基础 ,首先给出了层冰形成的一个判别准则 ,研究了孔隙率对冻胀量的影响 ,所得规律能很好地解释已有试验结果 .其次 ,推导出控制冻土水热迁移过程的场方程为具有可动边界的非线性Burgers型方程 ,这一发现为研究土体冻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64.
如同世界上其它新生代沉积盆地那样,柴达木盆地在一定深度,区域上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异常高压出现在快速沉积的厚层泥质岩中,水热增压效应明显,而且在上新世末至今发生了强烈的以水平挤压为主的构造运动,因此异常高压的形成是由于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所引起的压应力增大以及热液压力引起流体体积的变化。异常高压是油气运聚的一种重要动力来源:在油气运移中,可以使上覆封隔层产生大量微裂缝,油气向上运移到在较低压储集层中,也可以使封闭性断层开启,通过断层进行侧向运移。  相似文献   
65.
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维持清水稳态的原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鑫  曹特  倪乐意  谢平 《湖泊科学》2013,25(1):16-22
在富营养湖泊治理实践中,修复沉水植被被认为是改善水质的长效措施,而壳聚糖改性粘土是短期快速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被修复,旨在探索改善水质的长效方案.2011年5-11月在太湖梅梁湾开展了四组不同处理(对照、水草、水草+粘土、粘土)围隔实验,在水草(盖度13.0%)和水草+粘土(盖度52.3%)围隔中不同程度重建了苦草群落.实验期内每3 d一次的水质监测表明,粘土处理可显著改善水质,水体总氮(TN)、总磷(TP)、正磷酸盐(PO34--P)和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0.7%、74.6%、31.0%和80.4%,透明度(SD)升高了90.4%;粘土辅助植被修复改善水质效果最长稳,水体TN、TP、PO34--P和Chl.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6.2%、64.0%、28.6%和71.1%,SD升高了76.4%;低盖度苦草群落单独处理对水质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三种处理中,粘土辅助植被修复改善底质效果最好,使间隙水的TN、TP、PO34--P、NH4+-N分别比实验前下降了15.6%、61.7%、55.8%和82.8%.本研究表明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被修复可作为重富营养水体中水质改善的整合技术,但其长期生态效应仍需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66.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卡拉胶碱改性操作中碱浓度、改性时间和温度的优化,确定了适合工业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碱浓度6%,温度67℃,时间4h。  相似文献   
67.
通过测定纯水在300~500℃和30~50 MPa条件下的电阻,揭示了纯水电阻和电导由亚临界区进入超临界区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超临界水电阻和电导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纯水电导值在超临界点(374℃,22.1 MPa)附近具有涨落现象,具体表现为:(1)在亚临界区电导值与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H+和OH-的极限当量电导之和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所导致;(2)进入超临界区后电导值与温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水的密度和解离常数随温度上升而降低所导致.此外,固定温度条件下,纯水电导值与压力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本次研究可为深部超临界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探和解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8.
由于海水中富集大量可溶性盐类及各种金属离子成分,利用海水配置的海水泥浆具有相对密度大、胶体率低、稳定性差、失水量高等特点,不能满足泥水平衡盾构施工要求。为实现对海水泥浆改性以达到利用海水泥浆维持开挖面稳定,降低穿江越海盾构施工成本,选用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素PAC(聚阴离子纤维素)、聚丙烯酸铵等8种添加剂进行海水泥浆性质变化试验,优选出对海水泥浆改性明显的添加剂,并分析优选添加剂掺入量和时间对海水泥浆性质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优选的添加剂CMC,利用泥膜形成试验平台进行改性海水泥浆地层渗透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添加剂对海水泥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增黏剂PAC、CMC对海水泥浆的改性效果稍好,24 h离析出现浑浊层、混合层、絮凝沉淀层。海水泥浆对地层渗透的滤水量大于改性海水泥浆,泥皮也稍厚,但呈稀疏状态。可以推测,添加剂中和部分海水成分,呈絮凝沉淀,多余添加剂表现出对淡水泥浆的增稠作用。  相似文献   
69.
胡晓莹  盛煜  吴吉春  李静  曹伟 《湖泊科学》2018,30(3):825-835
以青藏高原查拉坪地区一处热融湖塘(40 m×50 m,最大深度为1 m)为研究对象,由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热融湖塘与天然地表相同深度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天然地表相比,热融湖塘融化时间长,冻结时间短,且存在接近4℃的水温变化;受太阳辐射及热对流的影响,垂向水温梯度仅在水表从4℃降温及冻结阶段较大,其余时段接近0;湖底年均温度比相同深度的天然地表高约6.4℃,湖底下部存在约14 m深随时间发展的融区,土体吸热增大,放热减小;热融湖塘2.5~3.0 m土体的年内热交换为19592.0 k J/m2,约是天然地表的230倍,其中吸热量及放热量分别为后者的1.4倍及8.7%.湖塘下部的融化夹层是深层冻土的主要热源,湖塘对下部土体放热的抑制作用是湖塘对土体产生热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高岭土/聚丙烯酸高吸水材料合成及表面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温快速的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岭土/聚丙烯酸高吸水性复合材料,探讨了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中各种因素,如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中和度、高岭土超细粉用量等对复合材料吸水倍数的影响,还对该高吸水性复合材料进行表面亲水改性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亲水改性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