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文章首先对江苏溧阳地区的民居在经受地震后造成的破坏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现状,说明该区民居的整体抗震能力很差.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抓建材质量、合理规划、注重房屋结构的合理性等几方面入手,做好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  相似文献   
312.
水汽输送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及降水变化的联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1961—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初夏水汽输送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国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关系。结果显示,初夏水汽输送总体上随夏季风前沿自南向北加强,有3次水汽通量突然增大的涌先后从中国南海北传到25°N及其以南、25°—30°N、30°N及其以北地区,水汽涌和相应峰的发生时间分别对应华南前汛期、江南南部初夏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江南南部在初夏雨季处在水汽通量高值区的北缘、水汽辐合区内。青藏高原南侧水汽辐散区是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直接水汽源,澳大利亚北部到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地区的大面积水汽辐散区则是间接水汽源。经向水汽输送演变对雨季起(讫)具有标志性意义,纬向水汽输送也不容忽视。雨季开始(结束)时江南南部地区的南界(北界)中低层水汽流入(流出)显著增大,但北界(南界)水汽通量并未同步发生显著变化;雨季期间的纬向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水汽通量大于经向水汽输送。雨季强、弱具有年代际变化,且与纬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比经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更显著。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两条,北支是从孟加拉湾北部经缅甸和云南、贵州的水汽输送,南支是经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南海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汇合的水汽输送。强雨季年孟加拉湾北部的东北向水汽输送和中国南海的北向水汽输送都增强,弱雨季年则相反。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南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是显著的水汽辐合区,是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通道而不是水汽源,水汽辐合越弱(强)越有利于(不利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降水,其影响机制可能在于通道上的对流活动对江南南部初夏雨季水汽输送具有拦截作用。  相似文献   
313.
江南,这个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江南,这个人杰地灵的佳境。既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心,也有“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无奈。置身江南,仿佛走入水墨丹青,宛若踱进人间仙境。“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相似文献   
314.
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黄成林 《地理研究》2000,19(3):257-263
研究了徽州聚落和民居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因素,探讨了徽州文化景观与徽州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徽州文化景观与徽州自然环境协调和谐,人文环境特别是徽商的经济实力和徽人传统观念,是影响徽州文化景观表现形式和文化底蕴的主要因素。徽州文化景观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15.
形形式式的传统民居,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折射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顶尖、墙厚、窗小的阿拉伯式建筑,顺应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旱的持点,尽量减少白天太阳热量通过墙壁传导进入,或通过窗户流通进入,力求保持夜间凉爽的气温。屋顶坡度很陡,屋檐伸出很长,适应多雨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16.
基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建立的青藏高原东缘-江南造山带的地壳结构,发现扬子块体在NW向受到来自青藏高原东缘物质的逆冲推覆,在SE向受到来自江南造山带物质的逆冲推覆.这些推覆作用控制了川西-江南雪峰造山带西部地壳构造.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物质,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遇到坚硬四川盆地的阻挡,以上、中地壳的向上逆冲推覆,下地壳插入到四川盆地之下和扬子块体内地壳的褶皱、缩短、增厚方式被吸收,形成熊坡、龙泉山构造带,造成浦江-成都-德阳断裂、龙泉山西坡断裂的NW向逆冲.这些结果回答了青藏高原东向挤出物质的去向问题.总之,扬子块体两侧受到造山带地壳逆冲推覆的发现,为研究华南地区的陆内造山机制,恢复构造演化历史和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的运动学过程开阔了视野.  相似文献   
317.
刘瑛  王娟 《国土资源》2006,(9):58-61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拓寺的松;唱不够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一提起老北京,人们自然会想起那灰墙、灰瓦顶的京城四合院。因为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  相似文献   
318.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永林  谢炳庚 《地理研究》2016,35(1):184-194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相似文献   
319.
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地方特色鲜明,在地方传统文化快速消逝的背景下,数字化成为民居建筑保护的有效手段,快速、批量、精确的三维建模是当前民居建筑数字化的关键问题。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不规则性,本文利用ArcGIS CityEngine软件建模工具,对中国传统村落衡阳市中田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开展了三维建模及其优化研究,深入阐析了传统民居批量、快速建模方案,优化了传统民居建模难度较大的复杂屋顶的建模规则,实现了精细建模的算法,为后续开展其他传统民居建模提供了一套有力、可行的建模体系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20.
张伟然 《地理研究》2019,38(6):1299-1310
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从五代时期兴起后,对江南民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明清时期,观音香汛成为江南香汛的主流。不同尺度的香汛空间形成了明显的互补结构。其中,层级最高的朝香圣地是普陀山和杭州的天竺山,香汛范围可覆盖整个江南,影响广及全国。其次,是一些区域性的名山,如苏州支硎山、扬州功德山,其影响可及于数府。再次就是各地的一些小范围的观音道场。这些不同空间尺度的佛教圣地,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层级结构。普陀山的香汛空间主要受区位、交通制约。天竺香汛受到、却不完全受空间距离影响,宁、绍的天竺香汛远不如嘉、湖,甚至不及苏、松,其中有着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地缘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