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10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板块沉积学     
板块沉积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沉积作用同板块构造密切结合为研究特色的交叉学科。作者初步定义为:板块沉积学是研究各种板块构造环境下沉积岩石组合以及沉积作用演化的学科,是介于沉积学和板块构造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属宏观沉积学的范畴,主导思想是“活动论”。  相似文献   
32.
黄土堆积作为气下沉积,任何一个深度都曾经暴露于地表,因而必然受到相关地表过程的作用.由于这些过程均发生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征多数具有明确的环境意义;而黄土在沉积后也可能受到各种地质过程的改造,从而对研究中常用的气候代用指标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野外、微形态等分析,结合前人成果,对我国北方新近纪风尘堆积中常见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特征、形成过程及环境意义进行研究.由于一些特征在黄土堆积中具有普遍性,可作为识别风成堆积的标志和环境事件研究的指标,并有助于全面理解常用的替代指标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33.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发育着西藏最晚期的海相沉积,对这套海相沉积的研究,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的良好信息,本文对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遮普惹组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参考Wilson(1975)的标准微相,初步识别出10种微相和5种生物相类型。同时对遮普惹组中的砾状灰岩的成因机制作了有益的探讨,它完全是由沉积作用而成;胶结物不是源于物质的重新分配,而是台地边缘斜坡的等深流沉积。以此为基础,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岗巴-定日盆地在始新世Ypresian-Lutetian早期接受海侵;自Lutetian晚期开始,区内总体处于一种海退环境,但由于受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岗巴地区在Lutetian晚期-Bartonian晚期成为-深水坳陷盆地;至Priabonian早期,海水完全退出本区。  相似文献   
34.
运用岩石学、地球化学方法结合沉积作用分析综合判别东准噶尔喀姆斯特地区晚古生代浊积岩的沉积构造环境.阿拉比也巴斯他乌组碎屑沉积岩的主要碎屑组成包括火山岩和沉积岩岩屑,次要组成包括长石和石英矿物碎屑,表明未切割岛弧占主导的物源属性;砂泥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具有中酸性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表明阿拉比也巴斯他乌组主要形成于分异大洋─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同样,卡姆斯特组沉积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砂岩碎屑组成指示岩浆岛弧占主导,兼有少量俯冲混杂物和基底抬升区的混合物源属性以及分异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沉积作用分析揭示下泥盆统阿拉比也巴斯他乌组和下石炭统卡姆斯特组是两套沉积环境分别为海盐斜坡和海底扇-海底平原的浊积岩序列.综合分析表明,前者是北准噶尔构造带早泥盆世弧后盆地沉积响应的主要记录;后者则主要记录了东准噶尔复合地体早石炭世晚期弧间残余海盆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35.
灰岩成因-结构分类的进展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Folk在1959,1962年及Dunham在1962年所提出的灰岩因-结构分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还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Embry和Klovan在1971年关于生物礁灰岩的成因-结构分类,即关于骨架灰岩,障积灰岩,粘结灰岩的成因-结构分类的第一次重要的补充,它解决了与生物作用有关的灰岩不符合Folk和Dunham的结构成熟度概念的矛盾,而对成岩作用及其产物的更深入研究,地质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布成岩作用形成的泥晶化作用和颗粒化作用,由它们所形成的岩石也不符合Folk和Dunbam的结构成熟度概念,导致了Wright在1992年提出了一个更完整的灰岩成因-结构分类体系,把灰岩分为生物作用类,沉积作用类及成岩作用类三大类,即Folk和Dumban描述的分类均属于沉积作用类。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从松散沉积物到已石化的竖硬石头的成岩过程中,不但灰岩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而且组分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灰岩的成因-结构分类变得更加复杂,关于这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审视Wright在1992年的分类体系时,有必要在沉积作用类中增加“非正常沉积作用亚类灰岩”,针对许多非礁相地层中发育的由生物礁岩石构成的生物层及生物丘,因而有必要对生物作用灰灰岩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36.
陆相地层侧向加积作用广泛发育,导致岩性、岩相多变。如何控制陆相地层横向不稳定是盆地分析的难点。高分辨率事件沉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陆相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37.
镜铁山式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时空展布规律,沉积建造特征,含铜性及地球化学参数的研究分析,认为北祁连西段含铜带状铁建造为元古宙大陆裂谷环境下,幔源岩浆活动间隙期的热水沉积作用产物,其内预富集的成矿元素Cu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38.
郜兆典 《中国地质》2001,28(6):39-42
文章论述了热水沉积作用可以形成锰矿床,或是风化锰矿床的矿源层,并以此观点提出华南,准地台区矿源层多,分布广,风化条件好,可以找到更多的富锰床,以满足国家的需要,通过各方面条件分析,又进一步提出了在华南准地台中又以右江再生地槽是富锰矿找矿最佳选区。  相似文献   
39.
贵州中部九架炉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高道德  石善华 《贵州地质》1992,9(2):109-117
黔中一带早石炭世准溶原面上,发育大量岩溶负地形,诸如溶盆、溶洼等。负地形中沉积了由粘土岩、铝土岩、铝土矿、铁质岩及赤铁矿等组成的九架炉组。九架炉组是由陆相冲洪积作用及湖泊作用形成的,据研究,其沉积类型有岩溶湖泊、洪控岩溶湖泊、扇三角洲、冲洪积扇(包括洪泛洼地)及洪控溶洼五种,它们的沉积特征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40.
王焰新 《矿物岩石》1992,12(1):80-88
古岩溶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是鄂东南多金属成矿带沉积学和矿床学工作的较薄弱环节之一。作者依据大量野外观测资料,提出识别该区古岩溶岩系的地层、构造、形态和岩石学等四种标志及其古岩溶岩系的成因分类方案,对古岩溶在时间、空间上发育之强度、多期性及其优先发育部位亦作了分析,并阐述岩浆活动对该区古岩溶发育的影响。最后对古岩溶岩系的生成环境,形成作用和时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