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661.
黄河流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沙漠化治理是夯实流域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关键环节。在2000年以来中国北方沙漠化整体逆转的背景下,本研究对黄河流域2000—2020年的沙漠化过程进行了遥感监测,并采用定量方法揭示了驱动流域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聚在流域中上游,且以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为主;2000—2020年流域沙漠化土地净减少7 529 km2,减少了5.6%,其中,极重度沙漠化土地持续减少了47.1%,而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有所增加,且增加趋势于2010年后明显放缓;空间上,沙漠化土地进一步向流域上游缩聚。(2)沙漠化逆转区在流域内分布广泛,面积为35 542 km2,占比26.5%;沙漠化发展区分布相对零散,面积为2 823 km2,占比2.1%;沙漠化逆转与发展分别以向较其自身沙漠化程度轻一级和重一级的沙漠化土地的转移为主,且2010年后转移趋势同样明显放缓。(3)黄河流域2000—2020年的沙漠化动态区内,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面积占比为89.67%,由单独的气候变化和单独人类活动驱动的面积占比分别为7....  相似文献   
662.
正在经历和借鉴无数的惨痛教训后,人类认识到区域的开发应尊重自然规律,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近年来各省高考试卷涉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多,也体现了当前人类追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背景。必修III"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四个板块的内容,课程标准对  相似文献   
663.
正2013年11月19至22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加强研究员率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一行6人,参加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召开的第11届国际沙漠工程技术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饥肠辘辘难有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依赖土地生产。来自日本、美国等28个国家10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沙漠化防治、土地退化控制和退化土地经营等研究领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开展了学术交流。本次大会交流了65个学术报告,召开了1场专题辩论会展示了37个展板。  相似文献   
664.
使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提取土地沙漠化信息,通过遥感影像所表现的不同信息,可以判断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及其发展程度等。针对EO-1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成像的特点,探讨高光谱Hyperion影像的预处理和土地沙漠化的计算方法,研究中采用像元二分法从高光谱EO-1 Hyperion影像反演了土地沙漠化。  相似文献   
665.
《今日国土》2014,(1):44-47
恩格贝生态治理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级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恩格贝事业的各界人士不懈努力,历经20多年的发展,这片沙地变成了拥有湖泊、季节性河道、乔灌木林地、草地、宜耕农田、半流动沙地和沙地等多种生态景观要素的人造“沙漠绿洲”。  相似文献   
666.
浑善达克沙地近30年来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善达克沙地地处环境脆弱的东亚夏季风北缘,沙漠化进程备受关注。综述了关于浑善达克沙地近30年来沙漠化的研究进展,并从沙漠化过程、成因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沙漠化过程研究难以深入,主要原因是在沙漠化速度和程度方面存在分歧,对沙漠化概念理解、研究材料及评价指标选择上存在差异。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沙漠化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歧导致了成因的多解性,其中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耦合与反馈过程、生态系统阈值、极端事件的影响是成因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全球变暖将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