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比例尺测图项目中。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精确地完成大比例尺测图数据采集、处理等工作。不同比例尺对精度的要求不一样,而本文选择若干试验区,探讨不同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对精度的影响,然后制订相应的精度控制方案,提高数据的精度,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2.
悬浮石英颗粒表面在不同的水动力环境中会形成一些特有的表面结构,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微小颗粒在水中的行为以及沉积环境的变化。基于对在不同海区采取表层和不同深度的悬浮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在水动力较强的南海海域石英颗粒表面大多呈现出机械作用成因的结构,化学溶蚀痕迹不明显;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南部海域、阿拉伯海东部海域站位石英颗粒表面开始出现明显的化学溶蚀痕迹,为机械-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莫克兰海沟站位表层样品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溶蚀作用强烈,随着深度的增加,溶蚀作用减弱,200m水深以下,石英颗粒表面的结构主要为机械-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中国南海西南部3号站位、马六甲海峡北部7号站位以及孟加拉湾南部的11号站位的表层石英悬浮体颗粒较大,可以达到10μm左右,大于其他海区的石英颗粒(3~4μm)。研究海区海水中悬浮体石英颗粒大都呈现棱角状,表现为近源沉积,偶尔可见磨圆度较好且表面有新月形撞击坑,推测可能为风尘沉积。  相似文献   
3.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以来形成的重要地貌单元,其包含了高分辨率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对该地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影响条件的分析,将有助于长时间尺度古记录识别与反演。孢粉是研究植被和气候环境的重要代用指标,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远端海域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孢粉特征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传播机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共鉴定出93个孢粉类型,其中木本植物花粉47个,草本植物花粉28个,蕨类植物孢子12个,藻类孢子6个。松属花粉含量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禾本科;研究区孢粉浓度呈现近岸浓度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整体规律。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孢粉类型的分布和传播机制不同,主要是受邻岸植被和水流作用影响。松属花粉在近岸区域呈现高浓度分布,可能是受季风和水流强度的共同影响;栎属、草本植物花粉的传播都和洋流有关;蕨类孢子仅仅出现一个高值区,可能是海底地形和海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孢粉指示的现代沉积环境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泥质区沉积记录识别与古环境重建。  相似文献   
4.
长江河口涨、落潮槽内的沙波地貌和输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涨、落潮槽是河口区的重要地貌单元,槽内由于不同的优势流作用而表现出不同的泥沙运移特征。沙波是底沙输移的表现,因此研究槽内的沙波特征对于涨、落潮槽的水动力和沉积地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现场声纳观测、测深仪测深、表层取样和现场水动力观测等方法获得河槽床面沙波和水动力资料,对沙波的几何形态、波高和全潮周期的迁移距离进行...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涨、落潮槽底沙输移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9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分析了底沙输移趋势,结果表明:南小泓的底沙主要是来自口门附近,由于涨潮流强于落潮流而使底沙向上游输移,即SE—NW方向,而南港主槽的底沙主要来自上游,由于落潮流强于涨潮流而使泥沙向下游输移,即NW—SE方向。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知识环境,它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内容,建设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可互操作的知识库集群。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对多媒体信息来源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网上服务,实现全人类知识财富的共享。 目前,数宁图书馆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两方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1991年,美国就率先研究数字图书馆,英、法、日、德、意等国步其后,  相似文献   
7.
河口海岸环境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沉积速率是河口海岸沉积环境的重要参数,对于河口海岸地质历史时期沉积速率的研究,大多采用^14C年龄值计算;现代河口海岸沉积速率的研究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河流输沙法,海图对比法,GIS法,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等。^14C法结合考古,孢粉等方法,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河口海岸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速率,对于现代河口海岸沉积,由于GIS和DEM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功能的支持,使海图对比的方法克服了手工带来的误差,目前仍然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Cs,^239,240Pu法使沉积速率的计算趋于定量化,在一定时间区域范围内,多种同位素测年同时运用,相互印证,从而使河口现代沉积速率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山东荣成市成山头南侧发育了一条沙坝和一系列的湖 ,组成成山卫湖链 ,以面积最大的天鹅湖有关资料为主 ,运用粒度分析、软体动物鉴定、14 C测年等方法 ,对So5 ,Sh5 ,Sh1和Sh6孔岩心进行分析 ,揭示了该湖链的形成过程 :距今 70 0 0a左右 ,海水开始入侵 ,形成了荣成湾 ,距今 6 0 0 0a左右 ,沙坝和坝内的一系列半封闭湖形成 .根据沙坝层理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形成后自然作用下的演化动态 ,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 ,严重影响了湖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外缘隆褶带是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陆侧弧后裂陷盆地(陆架盆地与冲绳海槽)之间的水下残留火山弧.其地球物理特征、地层组成、岩浆活动及地质构造等均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之特征.本隆褶带的形成始于第三纪初,当时为陆缘弧;中新世末以后,由于琉球弧后冲绳海槽的张裂作用,遂成为古琉球弧的残留弧.其形成机理受东海构造格局控制,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及俯冲带的东向迁移有关,东海隆褶带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断隆火山弧(E1+2)、(2)褶隆火山弧(E3)、(3)褶隆残留弧(N1)和(4)消亡残留弧(N2~Q).最后一个阶段隆褶带与陆架盆地整体沉降,接受了厚约1500m的上新世-第四纪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
深埋隧道是交通建设中关键性和控制性的工程,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和蓬勃的发展。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塑性分析,多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该准则只考虑了最大、最小主应力对围岩屈服的影响,与深埋隧道围岩三向受力的特征不符。根据Lee和Pietruszczak提出的递推计算方法,对围岩服从广义张-朱(generalized Zhang-Zhu strength criterion,简称GZZ)强度准则时的变形及周边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当采用GZZ强度准则时,深埋隧洞洞壁位移、塑性半径明显减小,塑性区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均增大;中主应力系数增大,隧洞周边应力进一步提高。上述解法与引入面外应力解法相比,洞壁位移减小了26.6%,但塑性半径相差不大。应用GZZ强度准则计算了建平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值,解决对深埋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值认识模糊和无法有效判定的问题;继而改进开挖方案,有效提高了Ⅳ、Ⅴ围岩的掘进速度,实现了建平隧道安全快速的施工,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