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8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95篇
地质学   1558篇
海洋学   3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43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刘招君 《沉积学报》2003,21(1):148-154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始新统双阳组发育典型的湖泊水下扇体。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 ,并结合粒度分析等方法 ,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亚相及某干微相。影响水下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同生断裂的活动造就了陡坡地形 ,其幕式活动成为水下扇形成的触发机制 ;阵发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陡坡带 ,稳定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的前端 ,气候因素也为稳定型水下扇形成创造了物源条件 ;基准面升降影响着水下扇的相序特征 ,低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推进型水下扇 ,水进体系域易形成退缩型水下扇 ;半深湖 -深湖的滞水条件是水下扇得以保存的前提。统计结果表明本区获工业油气流的井主要集中在中扇 ,其中辫状水道微相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82.
一种新的粒度指标: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柏春广  王建 《沉积学报》2003,21(2):234-239
根据分形理论,对1000个不同类型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形结构及其分维值作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各类型沉积物都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分维值。粒度分维值的大小与分选好坏密切相关。没有经过外力搬运与分选的风化破碎物质(碎屑物)——断层泥、冻土的粒度分维值接近于碎形体的分维值2.60左右;经过外力搬运但分选作用较弱的冰碛物、水石流、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分维值也接近2.60;而经过强烈外力分选作用的河床、湖泊沉积物、潮滩及海底沉积物的分维值明显偏小。鉴于此,本认为分维值可以作为沉积物类型判别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83.
鄱阳湖组(第四系)的修订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鄱阳湖地区 Zk0 1钻孔柱状剖面的研究 ,对鄱阳湖组的定义进行修订、补充 ,认为鄱阳湖组为一套以青灰色淤泥质粘土、黄褐色粘土、粉质粉土为主夹少量粉砂或细砂的湖泊—河口三角洲相沉积。年代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底界年龄约 6 2 10± 12 5 a B.P.,开阔湖泊沉积始于 32 4 0± 180 a B.P.,且由北向南时代渐新 ,具有明显的穿时性  相似文献   
84.
沉积物容纳了来自流域自然风化及人为排放的各种金属元素,成为一个潜在的“化学炸弹”。微生物以其体积小、繁殖快、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可以大大地改变微量金属在环境中的分布。铁在陆地水体.沉积物环境中具有很高的丰度、合适的电化学特性,在好氧、厌氧转换的界面环境中强烈地推动了早期成岩作用。本文针对铁在亚表面水环境中的重要性,侧重介绍了沉积物.水界面的铁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蓄积在沉积物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的重新分布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5.
There are complex and regular changes on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After the obvious drowned event of carbonate platform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Permian and Triassic, carbonate platforms have evolved into the ramp type from the rimmed-shelf typ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becomes dearer in space, which are marked by the changes from an attached platform to a turbidity basin and several isolated platforms in the basin. The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oolitic banks on isolated platforms in Nanning and Jingxi and the reef- and bank-limestones in the margin of the attached platform in the Early Triassic. Despit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ime-span and the architectnre of fades succession of third-order sedimentary sequences, the process of the third-order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reflect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is generally synchronous. Therefore, six third-order sequences could be discerned in the strata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Using two types of facies changing surfaces and two types of diachronisms in stratigraphic records as the key elements,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rchitectures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that represen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s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could be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86.
青海省湖泊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而湖泊、冰雪及沼泽地是江河的重要补给源和水源涵养区。本以青海湖为例,介绍利用EOS/MODIS等遥感数据,进行水体信息提取、水面温度反演、冰体信息提取、冰面温度反演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全球湖泊数据库的情况,以及该数据库的水位资料所反映的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全球湿润状况的变化。通过大尺度湖水位变化的时空分析,结果显示当今湖泊水位状态较历史时期而言,位于低纬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位较低,而中纬及高纬湿润地区的湖泊水位较高。自末次冰盛期以来,北美大陆中南部地区湖泊水位自高至低,反映出该地区气候条件由湿变干,至早、中全新世达最干旱。而在非洲及南亚季风地区,冷期偏干,暖期偏湿。特别是在早、中全新世的温暖时期,为历史上最湿润时期。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气候干湿变化与北半球冰盖的存在及其消融导致的西风带的南北摆动有关;而北半球季风区在早、中全新世出现的高潮面与北半球夏季辐射的增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8.
大布苏湖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氧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大布苏湖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和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湖区15000年以来经历了多期冷湿与暖干气候旋回,大约距今6700年左右,气候变干并进入稳定的温暖时期,湖水逐渐高度浓缩,形成了现今的盐碱湖。  相似文献   
89.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90.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它的形成受台地类型、海平面变化幅度(即台地水体深度)、台地斜坡坡度等要素的制约。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型台地或平顶台地低纬度暖水区。高水位楔和低水位楔的识别、区分是比较困难的,可以从沉积体几何形态、沉积物成份、沉积的形成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判断。研究高水位楔可以预测油气生储盖组合关系,特别是能够预测储集层段的空间展布样式,对油气勘探十分有利,也可以进行区域等时性地层格架对比,为精细划分地层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