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6篇
  免费   1165篇
  国内免费   1449篇
测绘学   4124篇
大气科学   667篇
地球物理   806篇
地质学   3972篇
海洋学   790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983篇
自然地理   84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温泉沟群出露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构造接合带的南侧,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对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构造背景目前还存在着争议。采于这套地层中的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过渡陆壳和造山再旋回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深海相残留洋盆。这些分析结果为康西瓦结合带的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2.
以解决工程实践难题为目的,首次提出了根据换能器与薄层所处位置不同,分别利用其不同求薄层厚度公式之观点。研究了声波测井薄层厚度定量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公式在高背景上检出Vp低值薄层,在低背景上检出Vp高值薄层的应用情况。并就薄层纵波速度的获取以及如何选用合适计算公式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同时,通过实例证明了这些措施对提高薄层厚度定量计算精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3.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_2含量为70.9%~75.38%,K_2O Na_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_2O>K_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_2O_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_(mol)/(Mg)_(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954.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_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为同源岩浆产物,成分间隙的产生由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地壳的混染,而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对小两岭组顶部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测试,表明火山岩形成于1779±20Ma (~(207)Pb/~(206)Pb)。通过对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的地层层位、岩相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的对比,以及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表明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相当,是同期岩浆活动在不同空间的产物,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955.
Deweras群位于太古界津巴布韦克拉通的西北边缘Magondi沉积变质带内,岩性主要为变质陆相沉积岩和玄武岩,是古元古界地壳运动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相。出露在南部的Deweras群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与北中部能进行较好的对比。通过分析Deweras群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别使用不活泼痕量元素比值Zr/TiO2与SiO2、Nb/Y与SiO2两对参数统计,认为Silverside地区的变质玄武岩属于亚碱性玄武岩。各种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比值参数相图分析也表明:位于变质带南部即Munyati,Mupfure和Alaska地区的基性熔岩与变质带北中部Doma西部地区角闪岩岩席特征一致,此处变质玄武岩均是幔源型原始岩浆演化成因。  相似文献   
956.
采用超声化学法在合成纤蛇纹石纳米管内进行了组装ZnS量子点的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及紫外-可见光谱仪对组装样品进行了表征。TEM观察发现在纤蛇纹石纳米管中组装了ZnS;XRD分析表明组装的ZnS量子点为β-ZnS结构,其平均晶粒度为4.2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ZnS量子点的吸收边红移5nm。  相似文献   
957.
胡晓东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51-153
测量工作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理人员必须在以下几个阶段作好相应工作测量准备阶段认真审核施测单位的相关资质、技术设计及施工方案,检查仪器状态;检查坐标系统及起算点的来源,对检验数据进行认可;监督测区首级控制测量作业,审查计算方法,认可平差结果;对实测物理点,要检查其施测情况及精度,要跟踪检查其相关点的测量质量,对不同性质测量点按不同的规定及要求进行复测验收,最后根据监理程序提交测量监理报告.  相似文献   
958.
童劲松  刘俊  钟华明  夏军  鲁如魁  李运怀 《地质通报》2007,26(12):1654-1664
藏南洛扎地区广泛分布有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及其以前的地层中,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138.0Ma±3.5Ma。基性岩墙可以划分为2种主要类型:一类低K(K2O=0.06%~0.54%),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低[∑REE=58.95×10-6~115.5×10-6,(La/Yb)N=0.23~2.94],亏损LILE;另一类富K(K2O=1.22%~1.67%),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REE=199.97×10-6~381.47×10-6,(La/Yb)N=6.57~11.5],富集LILE而亏损HFSE。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墙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的大陆板内岩浆侵入体,可能分别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基性岩墙群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标志着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裂离和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59.
一个图的自同构群通常反映了该图的对称性,讨论一个图的自同构群构造是代数图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直观上可以看出,圈Cn的自同构群是2n阶的,但对于其具体构造目前还没有形式化的证明。作者基于群作用的思想,利用群的轨道方程对此问题研究,得出Cn的自同构群是一个二面体群的结论。通过严格的推证,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60.
等效偏移距偏移(EOM)成像方法将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双平方根方程转化为一个单平方根方程,使输入采样在没有发生时移的情况下映射到以等效偏移距为变量的共散射点道集上,使散射能量按照双曲线规律分布。然后通过克希霍夫动校正和适用在共散射点道集上的叠加来完成偏移成像。基于等效偏移距叠前地震偏移(EOM)的基本理论,对CSP道集的抽取过程进行模拟实现,并对模型进行速度分析,实现偏移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