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9篇
  免费   1615篇
  国内免费   2850篇
测绘学   1299篇
大气科学   930篇
地球物理   1478篇
地质学   6611篇
海洋学   1091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635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61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根据1988年夏季和1989年冬季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温、盐度调查资料,运用β螺旋方法对调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表、中层环流相对比较一致,深层流动状态与表、中层的差异较大,其中的局地环流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北康暗沙与南薇滩之间,夏季中、深层和冬季深层都明显反映出存在着一个迄今未见报道的局地反气旋式环流。文章对上述结果与该海区已有的一些海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东海黑潮热输送及其与黄淮平原区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日本气象厅1956—1990年PN(G)断面观测资料分析东海黑潮热输送的变异特征,并探讨其冬季热输送与黄淮平原区汛期(6-8月)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潮通过PN(G)断面多年平均的热输送达15.74×1014W,其中冬季热输送的年际和长期变化特别明显;冬季热输送年际变化的周期主要为对.23.4a、3.5a、和2.6a,长期变化总趋势是70年代末以前各年热输送距平均为负值,对年代末接近多年平均值,进入80年代各年距平值不仅为正且逐年增大;东海黑潮冬季热输送与黄淮平原区汛期降水具有相近的长期变化趋势,两者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根据1963-1992年嵊山海洋站2月海气感热输送和22a太阳磁周期与降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的综合预报指标,用此指标,对1993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进行回报,结果与实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4.
GIS支持下的长江口拦门沙泥沙冲淤定量计算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依据1842~1997年10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海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实现了从横剖面、深泓线纵剖面、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滩槽演变、岸线侵蚀、沙岛形成与变迁等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河槽容积,实现了对不同时段泥沙冲淤量的计算.结果表明,155a来拦门沙总的趋势是不断淤积,但不同时期淤积速度大不一样,个别时期甚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刷,这主要与动力条件的波动有关.1842~1997年,共淤积泥沙38.10亿t,平均每年淤积0.246亿t,约占长江来沙的5%,年均淤厚为1.1cm泥沙淤积部位主要在九段沙、横沙及横沙东滩、崇明东滩三处.发生冲刷的范围较小,仅占总面积的21.4%,主要在北槽,北港上段和南槽局部也有轻微的冲刷发生.  相似文献   
105.
东中国海环流的一种模型——Ⅰ、冬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中国海环流是控制本海区水文气象状况的最重要因子.但至今尚无完整的功力学理论分析,这是因为对产生该海区环流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够,加之它岸形复杂,水深变化很大,难以用一个解析模式将全海区概括起来。目前在黑潮深水区进行了一些动力计算,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在近岸浅水区由于零面选取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6.
107.
利用多孔结构增加换能器频带宽度,是换能器设计方面的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本文指出,换能器辐射盖板钻孔引起等效质量的减小,是导致频带变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风波诱导漂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有波浪时的风诱导水中漂移流,方程中雷诺应力用k-ε模式封闭.采用有限容积法在与平均波面相适应的非正交坐标中求解各方程.计算的漂移流场及湍流特性,包括湍流强度和雷诺应力等基本合理并得以解释.用新提出的界面条件计算海面阻力系数ζ10与实测值比较在波浪无破碎情况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9.
周伟东  袁耀初 《海洋学报》1990,12(4):416-425
基于1965年9月和1966年3月在台湾以东黑潮海区两个航次的CSK水文调查资料,采用β螺线方法对调查海区进行流速计算.首先,对方法进行研讨.其次,对台湾以东黑潮流域进行流速计算,其结果表明:(1)在台湾以东,黑潮存在着季节变化;(2)深层流有一些重要特征,例如,对两个航次的计算都揭示了台湾东岸附近位于苏澳-与那国岛海脊以南的逆流;1965年9月在深层1200-1500m存在一个气旋式涡,并且,该涡与深层的冷水团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10.
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实验室风浪槽观测数据和由文氏谱及JONSWAP谱生成的模拟数据,研究了有效周期与谱平均周期、谱峰周期与谱平均周期以及有效周期与谱峰周期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了相应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有效周期与由谱的负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并且有效周期与负2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几乎相等,均代表了海浪主导波对海浪平均周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