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6篇
  免费   3554篇
  国内免费   3698篇
测绘学   1178篇
大气科学   2429篇
地球物理   5197篇
地质学   7514篇
海洋学   2458篇
天文学   482篇
综合类   1100篇
自然地理   1810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595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781篇
  2002年   754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462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1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边界元方法在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用边界元方法分析土中刚性结构的阻抗和动力反应。文中给出了箱形结构和圆形结构情形的土壤阻抗以及箱形结构在地表简谐压力和三角形脉冲压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的数值结果。为了运用边界元方法,文中的前半部对于奇异性、角点、特殊函数的计算以及离散化等几个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993.
准晶体的构筑原理及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准晶体的原子构造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二十面体原理是指大小相近的原子形成孤立的十二次配位体时,二十面体配位形式在能量上最有利。黄金中值原理是指在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符合黄金中值律。这两个原理适用于由少量原子构成的体系,也适用于某些生物的结构。运用这两个原理于准晶体微粒,我们获得了最简单的准晶体结构模型。此模型可以解释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图的所有细节。此模型与Hiraga模型以及Bursill和彭菊琳模型都不相同。在此模型中Al_(12)Mn二十面体不是共棱的。这一模型具有分数维结构的待征,因此称之为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94.
位场向下延拓组合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 重、磁异常向下延拓能将水平方向迭加的异常分开,并能突出异常细节,从而丰富异常的解释内容,提高异常解释的可靠性.本文从对引起向下延拓不稳定的各种因素的讨论入手,结合对一些向下延拓方法在频率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与已知资料频谱特征相“匹配”的组合滤波器。经理论模型和实例考核,说明该滤波器既能保证向下延拓有较高的精度,又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用爆炸地震资料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速度分布的τ法反演进行了探讨,并且在Bessonova提出的平均值方法的基础上,就减少解的不确定性及简化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作法:1.τ(p)的上下界各自独立地参与反演而后再将所得到的结果合并起来;2.在τ法反演中,抽去地壳模型中的低速层。根据以上两种计算方案,改进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还用Bessonova的平均值方法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地壳-上地幔爆炸地震探测剖面的实例。该地区地壳厚度约为31 km,在18 km深处存在着低速层,厚度约6 km,速度为6 km/s。  相似文献   
996.
充流体的裸眼井中弹性波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具有有限大小的柱状声源下充流体的裸眼井中弹性波的传播,给出了弹性波场的解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共振,提出了所谓“频率-功率测井”及“频率测井”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根据马鞍山、常熟两地井中组合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马鞍山-常熟-启东长约300余公里的测线上,利用相遇和单支观测系统得到的记录,进行了数据处理、走时拟合和反演计算,并通过射线跟踪和理论地震图等,探讨了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建立了该区成层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的初步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界面的首波和反射波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走时的间断、跳跃,视速度变化,频谱形态与主频率分布,Q值变化与振幅特征表明,在江苏省溧阳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内部存在着深断裂和介质疏松破碎地带。 在该测线所辖地区,地壳由成层介质组成,其平均厚度为32-28km,在该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向东陆缘地带地壳缓慢变薄。 本文最后讨论了剖面所经溧阳地震地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地球模型对负荷潮汐改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荷潮汐改正与地壳上地幔结构有密切关系,主要原因是负荷潮汐取决于高阶勒夫数。利用较新的1066A地球模型,对负荷勒夫数进行了重新推算,并依据负荷勒夫数组成重力、倾斜、应变及位移格林函数。发现在近区用1066A模型和经典的G-B模型求出的格林函数值差别较大。据此,推估出不同地球模型对负荷潮汐改正的影响,其中远区估算按解析方法进行,近区由数值法进行。  相似文献   
999.
南海中部和北部地壳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指出B.K.Bhattacharyya和K.C.Chan在文献[1]中基本公式(9)的错误,从而“μ是磁化强度分布沿总磁场的方向u的空间梯度”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