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张淑艳 《地理教学》2005,(10):22-23
新的地理课程理念大力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学习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因为黑龙江省是我的家乡,所以在讲七年级第一学期“黑龙江省”一课时,我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以前的生活照片和所收集的图声像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增加了教学容量,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举例,使授课内容更加详实、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以求得到更佳的教学效采。  相似文献   
152.
IRS-CI美国联邦税务“警察”是美国的犯罪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极强的多元特点,这与美国的政治体制、法律体制以及历史传统息息相关。它在打击涉税犯罪、洗钱犯罪、银行窃密犯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执法体系之完备,堪称国际一流,十分值得借鉴。IRS-CI是美国负责涉税犯罪侦查的惟一专门执法机关,它的机构组织方式以及执法管辖范围都比较复杂。本文将从组织结构、管辖范围、执法权限等几个方面对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3.
几个人分担罪名也许会减轻处罚,但是合伙杀人的时候,可能更易弄巧成拙,忙乱中留下线索。警方因此会掌握更多证据,缉拿凶手的效率也会提高……一名女尸的手指在指证凶手,但是要稽捕凶手就需要依靠一种还没有发现的法医技术,警方必须等待专家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4.
改建石灰岩山地受害生态系统,是改善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广西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受害的表现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石灰岩山地受害生态系统改建的可行性,提出了石灰岩山地受害生态系统改建的优化模式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5.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其采矿业始于18世纪。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美国矿山环境的治理法规随着矿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个人自发复垦→民众呼吁复垦→各州制定复垦法→统一复垦法→完善修订复垦法”。  相似文献   
156.
日前,河南省宁陵县国土资源局依法将一起单位非法租占基本农田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到县公安局立案侦察。  相似文献   
157.
戴劭勍  江辉仙  李佳佳  苏娴  吴娟  任引 《地理科学》2018,38(8):1235-1244
以Walk Score、CGT模型为测度,用Pearson相关系数、广义线性模型、广义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H市城区步行环境对两抢一盗警情的影响。研究发现: H市城区可步行性对两抢一盗警情的影响可能以正相关作用为主,可步行性越好,两抢一盗警情案发次数可能越高。步行环境对于两抢一盗警情案发次数和嫌疑人居住地概率的影响可能均有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步行环境对两抢一盗案发次数与嫌疑人居住概率的影响各异。主要交通枢纽站及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步行环境较好,模型结果显示两抢一盗案发次数与嫌疑人居住概率也较高。具有较健全的安保系统,且对人员出入进行控制的高级酒店、商厦、旅游景区等区域步行环境较好,模型结果显示两抢一盗案发次数与嫌疑人居住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8.
犯罪共生空间的类型识别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ZG市公共空间盗窃、入室盗窃、寻衅滋事、接触诈骗、抢劫抢夺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共生空间;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了不同犯罪共生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ZG市犯罪共生空间可划分为4种类型:无犯罪类型共生区;公共空间盗窃和接触诈骗犯罪共生区;所有类型犯罪共生区;入室盗窃、寻衅滋事和抢劫抢夺犯罪共生区。城市中各异的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犯罪机会,而且各类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之间存在着条件交互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制定犯罪的联合防控策略和实现有限警力的合理布控并且提高执法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9.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地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钢  谭然  王会娟  颜祥  邵琰 《地理科学》2017,37(7):1049-1058
基于从公益平台获取的上万条寻亲记录数据,从犯罪地理学的视角探究1980~2015年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地理特征。研究发现: 拐卖去向以被收养为主,总量上男童多于女童,频率上低年龄段高发,可分为4个贩运类型。犯罪量自1980年以来呈现“倒勺”型波动态势,1989~1998年为高发区间,犯罪受打击力度与人口政策影响明显。 犯罪量月变化呈现两个轻微倒“U”型格局,犯罪季节变化较小,夏半年高于冬半年。 犯罪呈现“西部集中拐出,东部分散拐入”的“三片两线”的“场-流”空间格局特征,并有一定的带动与回流效应。当前拐卖儿童犯罪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小,而扩散程度增加,由区域性犯罪发展成全国性犯罪。最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0.
地理学视角下犯罪者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犯罪地理学以社会问题为导向,关注犯罪现象的格局、过程与机理,沿着“揭示问题、服务安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破解复杂的社会难题,并在公共安全和犯罪防控领域贡献力量。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从犯罪出行、犯罪空间决策、重复犯罪三大研究主题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犯罪者行为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如:①犯罪出行方面发现了就近掠夺和外出犯罪的空间模式;不同犯罪类型的出行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以及犯罪出行距离受犯罪者个体特征、地理特征、犯罪收益和情感因素的影响。②犯罪空间决策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犯罪者空间意识的影响。③重复犯罪存在时空聚集性和时空临近性。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理论与经验引介,犯罪时空分布、形成机理与空间防控,以及犯罪模拟与预测方面,而地理学视角下犯罪者行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许多空白亟需填补。总体而言,在犯罪者研究领域,仍存在以下3点不足:①在犯罪出行方面,综合的视角不多;②在犯罪空间决策方面,尚未涉及犯罪空间决策的时间差异及形成机制;③在重复犯罪方面,尚未考虑过去的犯罪活动和经验。最后,论文从视角、内容、方法及应用上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注重综合性视角的实证分析;开展针对犯罪团伙的研究;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犯罪者行为的规律、过程和机理,避免导致推理错误;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满足国家社会治安的重大需求,并提升犯罪地理学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