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51.
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SST)显著上升且极端高海温事件(海洋热浪)频发,时常造成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和赤潮暴发等生态灾害。为此,文章回顾分析了中国近海变暖及海洋热浪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海温变化趋势和变率、海洋热浪演变特征和气候成因,以及相关影响,并探讨了应对策略。研究显示,1960~2022年,中国近海尤其是东中国海(渤海、黄海和东海)变暖趋势显著,SST分别上升了1.02℃±0.19℃、1.45℃±0.32℃,主要受到东亚季风减弱和黑潮入侵增强的影响;而SST年际和年代际变率还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等大尺度气候因子有关。中国近海变暖还引起地理等温线明显向北迁移,造成季节性物候发生变迁(春季提前和秋季滞后),并影响海洋生物生长节律、地理分布、群落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自1982年以来,中国近海海洋热浪增多变强,最近十年(2010~2019年)尤其显著,其中,东中国海和南海(5~9月)海洋热浪平均发生频率分别是1980年代的20倍和4倍,并与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和厄尔尼诺有较高的相关关系。趋频增强的海洋热浪对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水...  相似文献   
752.
新疆玛纳斯湖变迁的气候和构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在卫星影像分析、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研究,玛纳斯湖的气候演化背景和区域构造活动背景。然后从玛纳斯湖水面高低和空间位置两个方面讨论玛纳斯湖的演化历史。指出第四纪以来玛纳斯湖出现6次高湖面,经历古玛纳斯湖向北迁移-古玛纳斯湖盆形成-退缩-解体-衰竭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53.
四平-双辽地区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地带,也是全球第四纪古环境变化较敏感地区.在深入论述孢粉特征及生态背景、古气候特征、环境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了森林草原、疏林草原、草原3个生态背景;总结了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具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指出了松辽盆地南缘第四纪生态环境历经3次沙地扩展和2次收缩变迁过程;提出了近代生态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新认识,并提出了防止沙漠化趋势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754.
德国矿物晶体收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欧洲的历史变迁,德国矿物收藏史不只限于现在的德联邦共和国,至少应延伸到欧洲包括德语区和一些邻国。  相似文献   
755.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趋扩张,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现,且呈现出尖锐化。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成为既非农民也非市民的社会弱势群体,遭受社会的不公正待遇及排斥。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保证其生活质量,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和城市化顺利进行。基于对长远生计重要性的分析,以可持续生计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影响失地农民实现长远生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失地农民实现长远生计的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756.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随着草地退化和药材资源减少,青藏高原东部农牧民的生计受到了严重影响.农牧民如何利用生计资产实现生计多样化是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实地调查采用PRA法,结合调查结果调整了生计资产评估指标,从样带尺度定量分析了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区、山原区和高原区农牧民的生计资产现状、生计多样化特点和今后的生计策略.结果表明:①生计多样化是农牧民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高山峡谷区农牧民生计多样化水平较高,从事二三产业较多,普遍寻求发展型生计.而随着海拔升高,农牧民的生计多样化水平降低,从事的生计活动类型减少,发展型生计的比例也降低;②海拔较低的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生计资产总值高,而海拔越高的高原区,生计资产总值较低,主要反映在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上;③居民所拥有的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水平高度正相关;④农牧民近期仍基于生计资产改善生计策略;⑤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农牧民寻求发展型生计为高原区牧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建议政府围绕生计多样化的制约因素进行投入,以提高牧民的能力,协助高原区牧民建立发展型生计.  相似文献   
757.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是我国干旱地区著名的湖泊,地处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通道一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19世纪70年代,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曾两次(1876-1877年,1883-1885年)到达罗布泊地区探察,他描绘的罗布泊位置引发了世界学术界的争论,并掀起了延续百年的罗布泊探险热潮.  相似文献   
758.
王典平 《地图》2000,(1):57-58
在我眼里 ,地图曲线婀娜多姿 ,楚楚动人 ,不让环肥燕瘦之美女。四川盆地之南 ,地图曲线绘出了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神鸟———自贡。我的目光穿过时间隧道 ,搜寻着他的心脏主城区 6 0多年来的演变轨迹……本世纪 30年代 ,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 ,富荣盐厂早已以其实力赢得了“盐都”美名 ,有了全国影响。那幅古色古香的《富顺县盐区图》叙说的正是此时的繁盛。该图东起大山铺 ,西至艾叶滩 ,北濒旭水河、沙鱼坝、黄桷岩一线 ,南临长土、接官厅、青岩洞一线 ,大致是改革开放前主城区范围。通过它 ,盐场要素一览无余。当时盐厂虽仍由富、荣两县分别…  相似文献   
759.
松嫩平原生态地质环境变迁构造-气候旋回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松嫩平原第四纪以来生态地质环境的变迁过程并对其演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新构造运动是本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内动力,直接影响地形起伏和地貌形态,制约水系的变迁和沉积环境的演化。东亚季风作为新构造运动的间接产物,对本区气候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新构造运动和东亚季风共同控制着本区第四纪以来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60.
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王守春 《中国沙漠》2000,20(3):238-242
西辽河流域在辽代早期和辽代之前,是自然环境较好的"辽泽",其自然景观为面积广大的平沙地,其上生长乔木、灌木和草本,为疏林草原,还有较大面积的下湿地和较多湖泊,没有出现流动沙丘。在11世纪期间的文献中,记载了西辽河流域有明显的沙漠化表现。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环境可能出现突变,是历史时期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开始时间。沙漠化的原因,主要为自然原因,即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