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665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5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分离技术与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了盐湖资源的重要性和国外盐湖资源开发的概况后,着重从物理化学特别是从"相"的角度说明盐湖资源的特点.进而分析了盐湖资源开发中分离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指出盐湖资源开发与相过程的关系.特别强调天然相分离技术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以及天然相分离技术与水盐相平衡之间的关系.概括地介绍了水盐相平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指出溶液热力学模型在水盐相平衡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文中列举了三种富锂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理论预测的析盐顺序与实验测定的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是一致的.这证明溶液热力学模型完全可以用于水盐相平衡过程的模拟、预测、分析,从而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达到多快好省地获得分离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2.
分析了各种卤水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实测和收集了大量数据来验证、对比各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结论认为各种卤水密度计算方法计算值均接近实测值 ,具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参考价值。同时提出了应用卤水密度组合公式来进行生产管理、工艺设计计算的可行性、方便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3.
锂矿盐湖锂分离提取新方法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0,8(2):77-78
锂矿盐湖锂分离提取新方法研究”是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资助的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年科研小组承担并完成。该项目主要针对青海丰富的盐湖资源,以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锂矿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为研究对象,开展盐湖卤水提锂新方法的研究。锂及其盐类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材料。近10年来,锂的国际消费量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国内锂盐的消费市场主要在高能电池业、炼铝工业、制冷剂、制药、化学试剂和润滑剂等,近年来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趋势。锂的矿产有两大…  相似文献   
114.
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碳酸岩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冕宁-德昌稀土矿带主要矿物中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与包裹体成分分析,指出由岩浆碳酸岩分异出的成矿流体为富含高密度CO2、K、Na、SO42-和多种成矿元素的超临界流体,流体以高温、高压、超高盐度、富CO2为特征,从早期到晚期流体中CO2含量增加。结合前人对碳酸岩流体、稀土矿带周边新生代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富钾卤水、稳定同位素和隋性气体同位素研究成果,从碳酸岩流体的性质、流体体系、碳、氦同位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碳酸岩流体与周边新生代盆地中CO2气藏、富钾卤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15.
潜江盐湖盆地生储盖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潜江盐湖盆地是我国内陆独一无二的高盐度盐湖沉积盆地。本文在分析其岩性韵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潜江盐湖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是在干湿频繁交替的古气候条件下,在高盐度、强蒸发、还原—强还原水体中,由北部单向碎屑物源及凹陷周缘卤水与盐源补给形成的盐系地层,岩性组合的有序变化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系统,不但反映出潜江盐湖沉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具有十分优越的成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6.
Sulfate Attack on Concrete in an Inland Salt Lake Environ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Sulfate attack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concretestructures deteriorating earlier than usual,thusshowing poor durability.The SO42-from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uch as ocean,saline,groundwater,and even the concrete itself,reacts with thehydration products of cement,which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oncrete(Li et al.,2000;Kang,1995;Neville,1983;Samarai,1976).The deteriora-tionincludes three processes:the external swelling,cracking,peeling,and disjointing caused by …  相似文献   
117.
西藏盐湖卤水蒸发速率的实验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文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07,81(12):1727-1733
本文对国内外水面蒸发速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西藏扎布耶盐湖Φ20cm蒸发皿淡水蒸发量与气温、降水、日照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改进的扩展彭曼公式法,用于较为准确地计算盐湖卤水蒸发速率,并以西藏扎布耶盐湖为例计算了盐湖卤水蒸发。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盐湖湖面蒸发与水量均衡计算,也可以应用于盐湖开发中的盐田工艺设计计算与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8.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 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y in August every year and largely precipitates between 13 and 15pm at one day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but can seldom reach 30℃.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range from 14℃ to 38℃ with an average of 23.7℃. The number of inclusions appears an obvious peak value a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8 - 25℃, which probably represe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which halite mainly precipitates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Therefor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can wall refl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19.
茶卡盐湖湖表卤水摸拟动态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叙述了茶卡盐湖卤水,在模拟湖区温度、风力条件下.蒸发、浓缩、析盐的相化学规律。给出了盐湖卤水的蒸发结晶路线、析出盐类矿物种类。  相似文献   
120.
盐湖卤水中钾的放射性测定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必须对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产生的干扰影响。本文分析了引起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