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431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徐川  张昊  陶丽 《大气科学》2021,45(6):1196-1216
本文研究了1934~2018年期间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IPO)、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以及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GW)对北美地区陆地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对贡献。首先通过对冬(12至次年2月)、夏季(6~8月)北美地区的陆地降水与中低纬地区的海表面温度进行奇异值分解分析,得到对北美陆地冬季降水相对贡献较大的主要海温模态为IPO(42.33%)和AMO(23.21%),夏季则为AMO(32.66%)和IPO(21.60%)。其次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三种信号分别对北美冬、夏季陆地降水的相对贡献及对北美陆地不同区域降水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AMO对夏季北美陆地降水变化的贡献最大,IPO次之,冬季则相反,GW对冬夏季北美陆地降水都有一定的贡献。夏季期间阿拉斯加地区AMO的贡献最大,约占65.8%,加拿大地区GW的贡献最大,约占44.5%,美国本土及墨西哥地区三者贡献基本一致;冬季期间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区GW的贡献最大,分别为62.3%和44.7%,美国本土和墨西哥地区IPO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7.9%和71.5%。进一步利用信息流方法,验证了IPO、AMO、GW对降水的敏感性区域。最后运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ECHAM 4.6进一步确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对北美地区陆地降水变化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在AMO和IPO对北美陆地降水变化的作用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2.
以在建的武汉四环线青山长江大桥为例,针对大型斜拉桥超高塔复杂结构高精度控制测量特点,按照绝对控制与相对控制分阶段测量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斜拉桥超高塔平面工作基准点竖向传递的主要测量方法及误差大小,最终确定"全站仪天顶测量+全站仪短距极坐标测量"为超高塔锚固件定位测量方案。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案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对其他类似工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转发式授时结果存在的周期性波动现象,该文探寻该现象与卫星运动之间的关系,发现授时结果与授时信号传播时延差分结果呈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利用这一规律,提出时延线性贡献补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最多可修正原始授时结果偏差近70%,基本消除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54.
为了分析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冲沟插值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局部多项式(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LPI)、张力样条(spline with tension,ST)、析取克里格(disjunctive Kriging,DK)以及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模型方法对高程采样点进行插值,用交叉验证法、相对差系数及沟谷线差异衡量其插值精度。遴选高程误差大于1 m的误差点,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全局Moran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TIN和DK精度较高,IDW精度最低;高程误差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TIN > LPI > DK > ST > IDW;高程误差均呈空间正自相关,TIN模型插值误差的自相关程度最高;误差热点位于坡度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RTG(Real Time Gipsy)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得到应用。本文阐述了GPS相对定位与RTG定位原理,并就GPS相对定位与RTG进行误差对比分析。根据行业标准与精度,对GPS相对定位与RTG在控制测量中联合作业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联合作业的概念,主要为测绘人员布设控制网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56.
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常规观测资料和GDAS、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欧拉方法分析了2016年春季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一次极端暴雪过程的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利用HYSPLIT模式和聚类分析模拟计算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水汽源地、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及其对水汽输送的贡献,并与传统的欧拉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有3支不同源地的水汽流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交汇,对呼伦贝尔地区暴雪的发生与维持有重要影响;(2)经向和纬向输送为此次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暴雪区水汽主要源于中高层的南边界和随西风气流的西边界;(3)利用HYSPLIT模式模拟发现,在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新地岛以西洋面、日本海以及巴尔喀什湖,且三者贡献率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57.
莫知 《海洋世界》2012,(6):30-33
海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空间,从滨海岸滩到深海大洋,每一处都会是某一类型生物赖以生存的天地。在不起眼的海滩礁石丛中,有样貌不甚讨喜的各种海洋节肢动物;在浅海能够透射阳光的美丽珊瑚群中,有欢快游戏觅食的小丑鱼家族;在冰冷刺骨的极地大洋海域,有无法计数的磷虾集群;而在水温高达三四百摄氏度的海底热液喷口附近,  相似文献   
58.
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工程测量中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问题。首先,讨论了施工控制网中原始数据误差存在的形式、特点以及它们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关于相对放样点位精度的矩阵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几种常用放样方法中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放样测量工作中,应该密切注视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并对此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通过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的分布, 换算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分布规律;结合岩石类型, 地震及地壳相对运动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并针对人们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是什么?它还会上升多高?它会不会突然下落?)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苏德辰  李庆谋 《现代地质》1995,9(3):279-283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