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小型陆相红色盆地区调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小型陆相红色盆地沉积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入手,重点就区调填图中存在的问题及区调方法,内容等进行分析与探讨,红层区冲积扇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地质体,为揭示期时空分布规律,提出被某些特征面所分隔,同期洪积事件形成的各种冲积扇体组成与“组”相当的基本填图单位;在扇体内进一步划分岩性段与扇根,扇中,扇缘岩相带。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黄土、红色粘土与古湖盆沉积物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乐平 《沉积学报》1996,14(4):148-153
本文通过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的对比研究,讨论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红色粘土与该区重要古湖盆之一,古三门湖堆积物之间关系,并分析气候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红色粘土与上覆黄土可以是连续沉积,并呈相渐变关系。2)中国黄土与三门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带与松山负极性带。B/M界限位于L8,J亚带位于标志层L9与L15之间,大约S10-S13之间,O亚带位于S22-S33,或三门组之中。M/Ga界限对应于黄土与红土界限。并基本对应于三门组与游河组界限。3)红色粘土(三趾马红粘土)并非仅仅是中新世保德期沉积物。它包括上新统与中新统,上新世静乐组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吉尔伯特负极性带,中新世蓝田组记录了Epoch5。4)古三门湖堆积包括早更新世早期三门组(1.20—2.50Ma,松山负极性带),上新世晚期游河组(2.50—3.50Ma,高斯正极性带),更早期的三门湖沉积未出露。三门组与午域黄土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松山负极性带,游河组则与该区上部红色粘土(静乐组上段)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  相似文献   
13.
红色风化壳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妨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花岗岩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从岩性土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森林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严重性及治理,以期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赤潮汹汹     
光牙 《海洋世界》2014,(1):54-57
<正>清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无边无际的大海显示出诡异的亮红色,黏稠的海水泛着微弱的波澜,其中点缀着点点白色,正是死去的海鱼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道,放眼望去,只有一片死寂。在距离赤潮边缘十几米的地方,刘老海停下船,道:"不能再向前了,如果让这些东西把螺旋桨弄坏了,我这条破船就要彻底趴窝了。""真是很严重……以前这里发生过赤潮吗?"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身材挺拔,皮肤黝黑,他叫王明洋,自称是"蟠龙海洋研究所"的负责人,来这里对赤潮进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热带地区产生红色精灵事件的沿海性雷暴特征,于2019年利用低光度光学观测系统和低频磁场天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开展了地基观测。实验于11月9日、12月11日和12月15日三次在沿海雷暴上空共捕捉到7例红色精灵事件,其中包括4例圆柱型、2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结合闪电定位、云顶亮温和低频磁场信号等同步数据,分析表明所有事件均由正极性地闪回击产生,且母体闪电回击位于雷暴对流区附近(云顶亮温≤ 210 K处),这可能是该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沿海性雷暴的共同特征。此外,红色精灵生成期并不是闪电活动最强期,而是发生于闪电频数短暂降低后,这表明红色精灵的发生可能是该地区成熟雷暴中对流减弱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7.
踏入英谈,便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这里的山,这里的路,这里的墙,这里的瓦,映入眼帘的全是红色。及至细看,整个英谈似乎都是用红色的岩石打造的,与笔者的名字暗合,于是,一股暖流由心底泛起:我这不是找到根了吗?!两个小时,随着中国景观村落评委们的脚步,我对英谈匆匆过了一遍,哎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对红色赤潮藻(Akashiwosanguinea)进行了一次性培养,研究了其生长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变化。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受初始氮浓度及生长阶段的影响。低氮处理组(0—25μmol/L)脂肪酸含量[(150.02±54.84)—(166.83±46.46)mg/gdw]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883μmol/L组最低,约为(86.70±5.66)mg/gdw;各培养组脂肪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稳定期时脂肪酸含量最高,指数生长前期含量最低。红色赤潮藻含28种脂肪酸,以C16:0、C18:1、C20:5ω3(EPA)和C22:6ω3(DHA)为主,且DHA相对含量较高,最高可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46%。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红色赤潮藻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总脂肪酸中所占比例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所占比例升高。在红色赤潮藻生长过程中,MUFA相对含量在稳定期时较高,而PUFA相对含量在指数生长前期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红色赤潮藻赤潮应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荧惑之惑     
荧荧之光的传说火星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被人类所知。因为它红色的外表,在早期被人类的先祖视作邪恶、不祥的东西。火星是如此耀眼的红,而人们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鲜血则意味着战争。"顺藤摸瓜"的人们,把不详、战乱的现实与火星紧紧结合在一起。虽然其实这两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对于火星的命名,还有什么比"战神"更适合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西南部莺歌海水域生物污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严涛  朱金龙 《热带海洋》1997,16(4):41-48
1986年5月-1988年4月海南中莺歌海水域布设4个浮标上,以了解该海区生物污着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区污着生物群落的厚度及生物量主要取决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和无柄蔓足类等硬性污着生物,而海藻、水螅、苔鲜虫及有柄蔓足类则是生物污着的重要种类。此外,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污着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