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1470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种假说 ,按照这个假说 ,新生代中期改变气候的南极洲冰期是由于环南极洲海流诞生之后大陆的热隔离所造成的。从那时起由于日益增长的气候研究的迫切性 ,这个设想一直受地质学家的关注。现在已清楚 ,这个环绕冰大陆的海流产生于新生代早期 ,即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分离时 ,并最终形成于南美洲和南极半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张开之后。这个过程最终导致堆积了巨厚的冰盾 ,后者体积的变大或变小又相应地导致环南极洲海流的增强或变弱。虽然在过去的 3 0年来已在南极洲地区进行了近 1 0个航次的调查工作 ,该区的构造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率不断加强,高额掠捕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鱼类生态栖息地、人工增养殖培苗系统对天然鱼种遗传多样性的破坏等,已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物种绝灭、传统鱼种资源衰退和种质资源的退化。因此,尽快查明我国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持续利用重要鱼类资源和开展濒危鱼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鱼类学研究的优先主题,更需委我国鱼类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着这一热衷愿望,中国鱼类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93年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25日-30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鱼类学界的积极响应,应…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陆架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顺喜 《海洋科学》1993,17(5):24-28
黄海中部、济州岛西南,存在厚层的泥质沉积,它们分别与上述地区的冷涡活动区相对应。在两个泥质沉积区之间又出现连接它们的通道,形成别有特征的“冷涡-通道”沉积体系。经分析发现,这个沉积体系,完全受控于黄海暖流、冷涡及其相关的环流体系。此外,在黄海西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底发现大面积砂岩及其砾石,揭示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的新源地。  相似文献   
14.
源区研究主要用于古水系的重建 ,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潜在的储集层。许多重矿物种类 ,包括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石榴石、尖晶石、钛铁矿和金红石 ,组分变化相当大 ,表明与母岩形成条件有关。尽管标准高分辨率光学的重矿物分析是一种确定碎屑沉积物源区的确证技术(Mange Rajetzky,1 995;Lihou和Mange Rajet zky ,1 996 ) ,单矿物颗粒的地球化学分析不仅提高了某些矿物种 (即石榴石、尖晶石、铁钛氧化物 )和亚类的鉴定 ,而且也给沉积物来源更为确切的描述 (Morton ,1 985;Morton和Bergr,1 995)。重矿物地球化学分析也为储集层划带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5.
李乃胜 《海洋科学》1991,15(5):21-25
冲绳海槽位于东亚大陆东南边缘,北起日本九洲,南达我国台湾,为一NNE向朝太平洋凸出的弧形舟状盆地。由于受欧亚、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构造格局。研究其地质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历史,对于揭示洋、陆壳的过渡转化规律,查明沟弧盆体系的构造特征,弄清边缘海盆的发生发展特性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中外学者对这一  相似文献   
16.
17.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1995,26(6):573-574
MOURNINGPROFESSORZHENGZHONGWITHDEEPGRIEF郑重教授,字千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浮游生物学的创建者。1911年10月19日出生于苏州。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助教。1936年考取清华水产学留美生,因抗日战争爆发,航线中断,1938年改赴英国留学。先在赫尔大学动物系主任、世界著名浮游生物学家人巴哈代(Hardy)教授指导下,从事北海浮游一生物生态研究,欧洲战争暴发后,他转学于剑桥大学、北威尔士大学。l942年又转入阿伯丁大学,194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6年任牛津大学研究助理。19…  相似文献   
18.
《热带海洋》1990,9(1):61-68,T004
  相似文献   
19.
应用^57Fe穆斯堡尔谱学的方法研究了四个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铁的化学状态和Fe^2 /Fe^3 的值,它们的Fe^2 和Fe^3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1%~29.4%和76.6%~95.9%,Fe^2 /Fe^3 值的变化为0.043~0.42。3个月龄的Fe^2 /Fe^3 值大于10个月龄,从10个月龄到22个月龄的Fe^2 /Fe^3 值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对不同价态的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秦蕴珊,男,山东掖县人,1933年6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秦蕴珊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海洋与湖沼》学报主编。他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和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研究,不但从宏观上阐明了沉积物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且划分出两种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内陆架和外陆架沉积,并编绘了完整的中国海陆架沉积类型图,建立了中国陆架的海底沉积模式。被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