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7篇
  免费   1885篇
  国内免费   4754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663篇
地质学   11415篇
海洋学   111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62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A "Watershed-Scale Sedi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WaSSIN), designed to complement UNESCO’s International Sedimentation Initiative, was endorsed as an initial project by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Research. WaSSIN is to address global fluvial-sediment information needs through a network approach based on consistent protocols for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storage of fluvial-sediment and ancillary information at smaller spatial scales than tho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edimentation Initiative. As a second step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proposed herein that the WaSSIN have a general structure of two components, (1) monitor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and (2) research. Monitoring is to be conducted in small watersheds, each of which has an established database for discharge of water and suspended sediment and possibly for bed load, bed material, and bed topography. Ideally, documented protocols have been used for collecting, analyzing, storing, and sharing the derivative data. The research component is to continue the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to compare those data among candidate watersheds, and to determine gradients of fluxes and processes among the selected watersheds. To define gradients and evaluate processes, the initial watersheds will have several common attributes. Watersheds of the first group will be: (1) six to ten in number, (2) less than 1000 km2 in area, (3) generally in mid-latitudes of continents, and (4) of semiarid climate. Potential candidate watersheds presently include the Weany Creek Basin, northeastern Australia, the Zhi Fanggou catchment, northern China, the Eshtemoa Watershed, southern Israel, the Metsemotlhaba River Basin, Botswana, the Aiuaba Experimental Basin, Brazil, and the Walnut Gulch Experimental Watershed,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952.
生物气主要有两种生成途径:乙酸发酵和二氧化碳还原.一般,海相环境以二氧化碳还原型为主,而陆相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主要以乙酸发酵型为主,随着深度增加,二氧化碳还原所占比例提高.通过对中国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涩北一号构造区新涩3-4井系列取样分析认为,生物甲烷的两种产生途径并不严格按照深度分布.乙酸发酵成因类型分布在浅层(160~400 m)及井底部位(1650~1700 m); 近地表(50~160 m)及中深部是二氧化碳还原型.浅层乙酸发酵型甲烷明显偏重的稳定碳同位素值与相对封闭的泥岩环境及相对有限的母质来源有关; 而井底部位(1650~1700 m)正常乙酸发酵型生物甲烷与粉砂岩为主的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关,该层段水中极高的乙酸含量说明充分的营养供给不会造成甲烷碳同位素明显变化,同时也意味着本层段地下水活动强烈,从外界携带大量营养底物进入.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一定浓度的烯类气体暗示着该区细菌活动性强的事实.商业性的聚集以CO2还原成因类型为主,乙酸发酵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953.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Pb—Pb年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京十三陵地区中一新元古界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和207pb/204pb-206Pb/204Pb年龄测定.共测定了63个样品(大部分样品采取两种溶解方式),得到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第三段的207Pb/204pb-206Pb/204pb等时线年龄为1373±92Ma(95%置信度误差,下同,MSWD=4.7),杨庄组为1488±55Ma(MSWD=14),高于庄组第三段为1608±74Ma(MSWD=8.1).这些年龄数据与目前已有地质记录相吻合.串岭沟组的碳酸盐相的206Pb/204Pb-207Pb/204Pb未构成等时线,但全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比碳酸盐相具有更明显的线性趋势,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根据同一个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和用氢氟酸加硝酸混合酸溶解的铅同位素比值的接近的现象,显示碳酸盐岩中的硅质没有陆源的特征,是沉积盆地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4.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墨江金厂是一个类型比较特殊的大型金矿床,与超基性蛇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其成岩成矿时代问题尚有不同认识,通过同位素年龄资料对比,认为金矿成矿母岩-蛇绿岩体是加里东晚期的产物;通过^40Ar-^39Ar法和其他方法的年龄测定以及野外对各类金矿化石英脉的对比研究,认为从海西至喜马拉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该矿床为多期次、多阶段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55.
新疆东部马庄山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庄山金矿产于下白炭统白山组的一套浅海-滨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中,是一个典型的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中型金矿床,在空间和成因上受控于次火山侵入岩体。从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等角度详细论述了金矿的地质特征,并进一步 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其属海西中期与酸-中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56.
福建邱村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红亮 《黄金地质》2002,8(1):40-43
邱村金矿矿体严格受构造、次火山岩、次火山隐爆角砾岩控制,通过对矿石黄铁矿Pb、S同位素分析以及相邻矿区成矿温度的对比研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元古宇麻源群深变质岩系,成矿热液来源于火山岩浆期后分异的热液,该矿床属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57.
吉东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要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 ,S、C、H和O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 ,认为金成矿的物化环境 :温度为 15 6~ 2 84℃、压力小于 6 6 0× 10 5Pa (深度不超过 2km) ;成矿流体具有富含H2 O、SO2 - 4、Cl- 和高K+的特点 ,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 次火山岩  相似文献   
958.
湖南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中细粒和中粒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3±23)Ma和(143±7.3)Ma;初始锶同位素比值分别为0.71774±0.01472和0.73297±0.03454.从花岗岩侵入到成矿作用晚期阶段,δ18OH2o和δDH2O分别从+5.6‰~+11.4‰和-56.0‰~-62.3‰变化到-5.8‰~-8.5‰和-48.0‰~-69.7‰.花岗岩中石英的δ18O值较高,为8.4‰~12.1‰,岩浆水的δ18O为5.6‰~11.4‰,δD为-56.0‰~-62.3‰,但钾长石、黑云母的δ18O值较低,计算出的氧同位素平衡温度低于花岗岩结晶温度,表明花岗岩形成后受到岩浆水和雨水的交换作用和蚀变作用.本矿床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具有独特的演化规律,用沸腾去气作用和雨水混合作用可以解释其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959.
刘山岩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刘山岩铜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的REE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多数具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硫同位素组成平均3.32‰,主要来源为火山岩中的硫与海水硫混合产物,铅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属正常铅的混合,矿山铅模式年龄为613-334Ma,可能包括了同生沉积年龄(613Ma)和热变质事件的平均年龄(377Ma),因此,铅的物质来源也为火山-沉积地层,该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气喷流成因,并叠加后期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下水资源的环境同位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作范围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面积共约4200km2.年平均降水量85~140mm,由西南向东递增,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恰与Craig线一致,并与阿拉善地区相同.测得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范围,δ18O为-74‰~121‰,氚为0~190TU,14C为17~97pMC.由地下水同位素组成区别出与降水线平行或相交的6种类型.从所有地下水水点,以及可能有补给关系的其它水点的各类同位素关系,包括δ18O,T,δ13C和pMC,识别出两类承压水的各3个补给源和潜水的3个补给源,并区别出一组氚含量极低的潜水,对不同位置的承压水和潜水,由其同位素关系估算出了各补给源的组成和变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