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090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柴达木盆地盐湖镁资源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柴达木盆地是一个陆相山间盆地,具有高山深盆的成盐环境。在漫长的地壳演化进程中,沉积形成了大量的盐湖矿产资源,主要有钾、镁、钠、硼、锶、锂等盐类矿物及其他微量元素。经过几代盐湖地质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勘查,基本查明了第四系盐湖矿产赋存状况和开发条件。同时,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长足进展,其中钾盐、钠盐开采利用已具有成熟的产业化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锶盐矿采选工程即将投产,硼、锂开发正在进行工业性生产试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处于成功的前夜。  相似文献   
942.
硫酸镁型盐湖卤水天然制取软钾镁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43.
新疆哈密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志耀 《西北地质》1992,13(2):9-16
  相似文献   
944.
辽东、吉南地区的古元古代硼矿是中国硼资源的重要产地,该区硼矿脉石矿物中有大量的镁橄榄石分布,本文以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的镁橄榄岩作为研究对象,得到以下认识:① 通过对其主量元素分析,发现镁橄榄岩具有富镁、富铁、富硼的特点,并将镁橄榄岩定名为橄榄质科马提岩;② 通过对其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镁橄榄岩富集B、F、Rb、Cs、Th和U等,而相对亏损V、Cr、Ni等,为地幔橄榄岩经过深部熔融的残余相再次重熔成的超基性岩浆岩。  相似文献   
945.
漂河川镍矿的辉长岩锆石SHRIMPU-Pb定年给出了222Ma±8Ma的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晚三叠世。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不属于蛇绿岩的成员,而是热侵位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侵位时代在区域性的变质变形事件之前。结合地球化学资料、相邻地区的大地构造相及热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区域上的造山作用主幕很可能发生在中生代,而不是原来认为的二叠纪末。漂河川和相关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应该形成于碰撞造山之前,很可能属于大陆边缘裂谷性质。  相似文献   
946.
鹰嘴山金矿床产于北祁连山与阿尔金南缘断裂的交汇部位,与超镁铁岩在空间上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并根据地质、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进行了成矿物质来源分析,认为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源自超镁铁岩,其成因类型为低温超基性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又一重要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47.
赣中早第三纪镁铁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赣中吉安-泰和白垩纪红盆中发育有大量的镁铁质岩石,呈岩墙、岩瘤等多种产状,野外穿插关系和全岩K-Ar法年龄(为49—65Ma,相当于古新世)均表明它们形成于早第三纪,微量元素以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中度富集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为特征,无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同位素具有相对较低^87Sr/^86Sr(0.7041~0.7064)和较高^143Nd/^144Nd(εNd(T)= 0.8- 6.2)的特征。赣中古新世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与岛弧玄武岩明显不同,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结合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发展史,认为赣中古新世镁铁质岩石的源区是EMⅡ型富集地幔和亏损地幔(DMM)混合,暗示古新世时太平洋板块对中国东南部的影响很弱,中国东南部自古新世初期进入大陆边缘的板内岩石圈伸展环境,岩石圈伸展与软流圈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948.
内蒙古固阳地区发育高镁闪长岩(赞岐岩,sanukitoids)-角闪花岗岩类。其中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晚太古代形成于板块消减带之上的地幔楔的sanukite(赞岐岩)。Sanukite以富MgO、Mg#、Cr和Ni为特征,在国外许多太古代地体中均有发现。本文报导了固阳地区高镁闪长岩(2556±14Ma)和角闪花岗岩(2520±9Ma)的SHRIMPU-Pb年龄。这一研究表明华北块的消减作用可能始于晚太古代晚期。国外报道的太古代sanukite出现在3.0-25Ga之间,最晚的为印度Dharv(?)ar克拉通的sanukites(2.51-2.55Ga)。因此,华北与印度可能是地球上板块构造发育时间最晚的。  相似文献   
949.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d)(t)=-19~-10)的同位素组成;同时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 Nb/Ta 和 Zr/Hf 内部分馏特征,反映其地幔源区曾受到了相对富金红石和 CO_2的熔体交代作用。我们倾向认为深俯冲陆壳在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熔体与地幔反应是形成大别-苏鲁地区造山带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50.
2004年12月11~15日,由IGCP479(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 479)主办的与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矿床成矿体系研究新进展会议在香港大学召开。IGCP479主要研究21世纪铂族元素可持续应用与发展——应对机遇与挑战等问题。作为该项目在亚洲地区首次举办的会议,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及世界与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矿床成矿体系研究的新思路及新方法,为IGCP479项目所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