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31.
在研究区1:50万化探扫面圈定异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异常进行了1:10万化探普查和异常查证,圈定综合异常9处,据此进行的矿产普查工作新发现了新疆叶城帕合堡铅锌等一系列矿点,表明该地区是一个找矿新领域。帕合堡铅锌矿位于塔里木地块与羌塘地块接合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元古界库浪那古群(PtKL)矽卡岩化大理岩中,该套地层富集系数〉1.1的成矿元素有Au、Mo、Pb、Zn。矿体形态复杂,主要呈透镜状、扁豆状、枝叉状等,呈EW向带状分布,总体走向近SN—NE,倾向SE,倾角在30°~70°之间。单矿体地表出露长约73~134m,宽1.2~15.4m,一般宽约5~8m,平均厚度为5.43m,矿体Pb+Zn品位1.43~12.56×10-2。矿石的自然类型全部为氧化矿,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组成,其它有黄铁矿、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矿体中褐铁矿化蚀变较强。矿床属于与构造破碎有关的沉积变质—中低温热液改造—交代型,成矿时代主要为华里西期。  相似文献   
132.
桐柏-大别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意义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桐柏- 大别造山带是多旋回发展的复合造山带,至少有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三个造山旋回。加里东旋回结束洋壳发展历史,经历了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和局部强烈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桐柏- 大别造山带加里东期具小洋盆、微古陆、多岛海古地理面貌,总体向北俯冲,最终形成陆 陆碰撞造山带。进一步可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单元:北淮阳构造带是一个板块碰撞混杂带;中间隆起区相当于岛弧性质,但它部分地段曾一度伴随小洋盆俯冲至深处,形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随应褶皱带为大陆裂谷性质,并具某些弧后盆地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大陆造山带复杂的内部结构构造特征。桐柏- 大别造山带向东被后期的郯庐断裂所截;向西与秦岭造山带相连。通过区域地质和古地磁对比,加里东期秦岭造山带开裂规模更大,蛇绿岩更发育,构成一个向西开口的喇叭形;碰撞时大别造山带先碰,然而逐渐向西迁移  相似文献   
133.
张京穗  荷新基 《测绘通报》1999,(9):19-20,24
在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中,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来设计最优公路半径,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公路路基,达到减少路基工程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4.
甲壳低聚糖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壳质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等外壳的重要成分,也是一些低等植物如真菌类的重要成分。据估计,自然界中每年甲壳质的生物合成量约为109~1010t,它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2大类再生有机资源。甲壳质的化学结构为B-(1,4)-2一乙酰氨基-D-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1],其部分或全部脱乙酸基的产物称为甲壳胺,它们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2]。随着甲壳质/甲壳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甲壳胺/甲壳质的降解产物——甲壳低聚糖,其性质得到改变,具有独特的更具魅力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1,3]…  相似文献   
135.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8,29(2):206-211
“水汽化学”这一门新科学已由顾宏堪实验室通过超痕量分析发现并创立。顾函数表明,水蒸发为水汽时携带的痕量金属离子的浓度,正相关于比电子亲和常数Iz/Z,负相关于离子体积V和配位数N。而这一键参数函数相当于量子力学Schrodinger方程中的电子位函数。同为正二价的不同离子,水一汽转移的浓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异,表明不同的正二价离子与水的引力(水合力)有所不同,此差别可通过顾函数以相对能量值或“+”号的大小标出。  相似文献   
136.
傣族历法是自成体系的阴阳合历,其中的干支纪日纪年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汉族历法有渊源关系,既保留有古汉语的读音,又继承着称为“母子”的习惯,对其由来,以往的一些讨论并未得到圆满的解释,本文从迁徙的角度提出,傣族历法中的干支等内容,是其先民从中原迁徙而带入今云南傣族地区。  相似文献   
137.
介绍胡国华教授辨治产后身痛的经验。胡师认为,产后身痛总的病机为产后气血耗伤,营卫不充,复感寒湿,属本虚标实;治在补寓温通,当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祛风;其应用朱氏妇科“从合守变”四法调治产后身痛,制定经验方产后身痛方,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8.
139.
基于Van Allen Probes近三年的EMFISIS仪器波动观测数据,对内磁层下频带哨声模合声波幅度的全球分布特性对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着重研究下频带合声波平均场强幅度随磁壳值L、磁地方时、地磁纬度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强度区间的合声波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下频带合声波的波动强度与地磁活动密切正相关,处于强磁扰期间的合声波具有更大的振幅,其发生率与地磁活动强度具有同样的正相关特性.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午夜至下午的磁地方时区间,其余的磁地方时时段下频带合声波较弱.赤道面附近的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分布在夜侧至黎明这一时段内,随着磁纬度的增加逐步向日侧扩展.下频带合声波在午夜侧(21-03 MLT)主要出现在15°的磁纬范围内,在晨侧(03-09 MLT)可以到达15°磁纬甚至更高纬度.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L=~4.5的附近区域.随着地磁活动的增加,下频带合声波所覆盖的L-shell空间区域增大,趋势为向高、低L值区域同时扩展.建立的下频带哨声合声波的全球分布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该重要磁层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波粒作用散射效应和对辐射带动力学过程的定量贡献.  相似文献   
140.
犀类是我国华南地区更新世地层中最为常见的化石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本文对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中发现的犀牛化石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并与我国华南地区第四纪相关属种以及东南亚地区所发现的化石和现生种进行了比较,从牙齿形态特征和大小等方面来看,认为三合大洞中的标本应该归入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此次所发现的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化石根据相关文献记录,应该是爪哇犀化石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的首次报道,并且是我国有关爪哇犀的最早记录。形态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扶绥岩亮洞、鲤鱼山百孔洞以及泊岳山巨猿洞发现的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可能是爪哇犀的直接祖先。三合大洞中爪哇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华南地区独角犀的种类,填补了该种类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缺乏化石记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