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2篇
  免费   1809篇
  国内免费   1948篇
测绘学   1408篇
大气科学   1594篇
地球物理   1367篇
地质学   5220篇
海洋学   978篇
天文学   256篇
综合类   657篇
自然地理   65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92.
植被波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需要大量地物波谱数据的支持,而现有地物波谱库中收集到的同一地物的波谱,由于其测量尺度和方法的差异,波谱也存在很大差异.以冬小麦为例,首先介绍了材料波谱、端元波谱和像元波谱这3种不同尺度波谱的概念,并以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测量尺度下波谱的差别,以此说明波谱尺度转换的必要性.然后利用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建立不同测量尺度下的波谱转换关系.分别验证了SAILH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波谱转换中的精度.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采用统计模型,在小尺度上采用非线性的物理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尺度观测植被波谱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3.
南堡凹陷油田古近系碎屑重矿物的物源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石油钻井岩心,在南堡凹陷古近纪地层中采集了52件砂砾岩样品并进行了重矿物定量分析.重矿物组合的垂向变化指示出了3个碎屑重矿物组合段,它充分展现了物源区多阶段隆升-剥蚀的历史:始新世的沙三至沙二组合段为凹陷基底岩石层圈(以花岗片麻岩为主)的隆升-剥蚀过程;始新世沙-至渐新世的东二组合段为更深层变质岩层圈的隆升-剥蚀过程;渐新世末的东-段为稳定和老化的变质层圈的隆升-剥蚀及物源区调整过程.在石油勘探井较密且分布较广的东-段,系统进行了各类碎屑扩散体系的重矿物分析,区分出了4个碎屑重矿物扩散体系,分别来自两种构造类型的物源区:①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浊积扇体系物源区为燕辽古造山带,重矿物分布模式表现为主蜂左偏、重矿物组分较少、稳定重矿物显示度偏低的特点;②两个河控三角洲体系物源区为华北古克拉通,重矿物分布模式表现为对称的主峰、重矿物组分较多、稳定组分显示度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磁偶源2.5维瞬变电磁场全空间FDT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模拟瞬变电磁场在3维介质中传播出现的计算量大、对计算机要求高等问题,使用了3维磁偶极源来模拟2维均匀介质和层状介质中方形和薄板低阻体的全空间响应特征。模拟中使用了时域有限差分法,采用非均匀网格和时间步长,分析了瞬变电磁场在均匀介质和层状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巷道和交界面对场的影响特征,为解释全空间均匀介质和层状介质TEM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海南岭壳铜(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迎春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3):209-212,244
岭壳铜(银-金)矿床赋存于白垩纪岭壳村组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目前已发现11条铜(银-金)矿(化)体,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呈现出自东(20线)向西的钾化→绢云母化→强高岭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分带,矿化相应呈现从铜(金)向铜(银)的过渡.根据其对称性的蚀变分带,应加强20线以东的地质找矿;根据成矿元素分形和统计研究发现,Au,Ag矿化具有专属性,即在流纹质凝灰熔岩中寻找Cu,Ag矿,而在花岗闪长岩中以寻找Cu,Au矿为主.  相似文献   
96.
Subtle traps or oil pool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play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Despite recent successes in explorati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ubtle trap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majority of subtle oil pools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are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interval of the Es3 Member of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with the subtle traps being primarily of lenticular basin-floor turbidite sands encompassed in mudstones. Oil in the subtle traps was previously thought to have migrated directly from the surrounding source rocks of the same formation (Es3). Detaile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41 oils and 41 rock samples from the depression now indicates that the oils from the subtle traps cannot be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surrounding Es3 source rock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Pr/ Ph (〉1), low Gammacerane/C30hopane, representing a freshwater lacustrine setting. In contrast the oils features low Pr/Ph (〈1) and relatively high Gammacerane content, showing a genetic affinity with the underlying Es4 source rocks, which also have the same qualities, indicating a brackish lacustrine setting. Oils in the Es3 subtle traps are probably derived from mixed sources with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upper Es4 source rocks predominating. Therefore unconventional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need to be invoked to explain the pooling of oils from the ES4 source rocks, which probably came through a thick low interval of the Es3 source rocks with no apparent structural or stratigraphic pathways. We suggest that the subtle oil migration pathway probab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ere. This finding ma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and the remaining resource evaluation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97.
速读     
《地图》2008,(3):16-16
由于资源紧缺、土地贫瘠所引发的战火正在这里燃烧。在险象环生的采访经历中,作者将萨赫勒这片不为世人了解的非洲大地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既有勤劳善良的劳动女性,也有令人生畏的武装团体;这里的人民曾亲如手足,如今却因极度贫苦反目成仇。金色的谷稻中有他们的往事,而绿色的草地上、孩子的欢笑中,谁又能说美好的日子不可重现?  相似文献   
98.
地下水流模型识别问题是综合的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过程,但常常被片面理解为反求水文地质参数问题,这种片面的认识大大妨碍了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及对水文地质过程的理解,并由此导致一些不应有的错误结论。简要论述了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概念及问题类型,利用模型分解的方法指出地下水流模型的识别可分2步完成:一是利用附加水头场(或附加降深场)求参数;二是利用初始水头场确定边界条件及源汇项。除参数外,源汇项、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也是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
星光 《中国岩溶》2008,27(4):346-346
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函告,经过严格评估与考察,《中国岩溶》日前已正式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收录。  相似文献   
100.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8,(5):88-88
太湖藻类的遥感监测研究;数字图像融合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网络环境下分级统计地图可视化;数字油藏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框架设计;国内外三维导航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