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32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81.
准确检测植物体内的氟含量有助于预测氟化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植物中的氟含量低,通常不超过300μg/g,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氟需选择样品分解效率高的前处理方法使氟不受到损失,获得离子成分简单、空白低的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增强氟离子的强度和掩蔽干扰。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植物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缓冲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在25℃、p H=6.5的样品溶液中加入147 g/L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10 m L,避免了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氟离子生成稳定的不溶絮状物,显著降低了沉淀物的产生。本方法检出限为0.242μg/g,精密度(RSD)小于8.5%,回收率为92.0%~108%,能满足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对植物样品中低含量氟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82.
纳米稀土添加剂对WC/12Co涂层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红霞  王铀  朱发岩 《盐湖研究》2016,24(4):48-53, 65
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制备了稀土添加剂含量为0%、1.5%、2.0%的3种WC/12Co涂层,并用盐雾腐蚀方法进行了涂层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较好地提高了涂层材料的耐蚀性能,且当稀土添加量为1.5%时耐蚀性最好。腐蚀主要源于WC和Co相的氧化以及基体与涂层之间的电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683.
采用同源性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首次获得全长为1222bp的条石鲷膜孕激素受体α(mPRα)的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060bp,编码了含353个氨基酸的蛋白,N端前1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存在7个跨膜区域。其预测的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存在着多个蛋白结合位点。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表明,条石鲷mPRα与鲈形目鱼类mPRα聚为一支,进化关系较近,相似度达到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PRα mRNA表达情况:发现mPRα mRNA在性成熟雌性条石鲷各组织均有表达,并在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较丰富。在条石鲷繁殖周期的脑和垂体组织中,mPRα mRNA的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达到最大值;在繁殖周期的卵巢组织中,mPRα mRNA的表达水平从卵巢发育Ⅲ期到Ⅴ期持续升高并且在Ⅴ期达到最大值(P0.05)。条石鲷雌鱼血清中雌二醇激素的含量变化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Ⅲ期含量迅速升高并在Ⅳ期达到峰值。本研究为条石鲷卵巢成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84.
细胞穿膜肽能够介导外源物质进入细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子运输手段。传统的大型海藻外源物质转导方法较为复杂,并且效率偏低。目前尚没有将细胞穿膜肽应用于大型海藻的报道。本实验利用细胞穿膜肽九聚精氨酸(R9)对浒苔、紫菜和海带这三种常见的大型海藻进行转入,观察其转导效果,并测定转导后藻体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胞穿膜肽R9能够成功的转入三种大型海藻,转入的效率与藻体细胞壁结构有一定联系;转导后藻体的Fv/Fm、ETR(I)和ETR(II)没有明显变化,说明R9对大型海藻的光合作用没有负面影响。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型海藻外源物质转导方法,为今后的大型海藻育种,分子转化以及外源物质转入机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5.
王延亮  刘登杰 《测绘科学》2007,32(5):101-102
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学中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算法是基于矢量数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的新方法,并用两个点群算例介绍了用闭运算搜索边界的方法与流程,为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地图学等提供一种新的边界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686.
古温度的定量重建已成为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的关键性环节,然而目前可靠的陆地温度重建指标仍然较少。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膜类脂(GDGTs)及其相关指标(甲基化/环化指标MBT/CBT和四醚指标TEX86)在湖泊古温度的定量重建中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湖泊系统的复杂性及高原气候的特殊性等问题,使得相关指标在青藏高原湖泊的应用受到影响。因此,对目标湖泊开展详细的现代过程分析,考察GDGTs温度指标的应用潜力尤为重要。以位于藏北高原的黑海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沉积物、流域土壤以及入湖河流沉积物共24个样品。分析了黑海沉积系统中GDGTs的来源,探讨了GDGTs及其相关指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考察了MBT/CBT指标及温度转换函数在高原湖泊温度重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黑海中存在部分内源性GDGTs;水体深度对GDGTs的组成与分布影响较显著,电导率与总有机碳的影响较弱;MBT/CBT指标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的湖泊古温度重建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结合区域特点、气候类型及母源微生物对特殊环境的生态响应等,建立更加适用于高原湖泊的温度指标及校正方程。  相似文献   
687.
高压与含油条件下空气泡沫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泡沫在驱油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高压、含油的储层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逐步升压过程,考察了地面起泡的空气泡沫在注入过程中的性质变化;模拟油藏高压环境,考察了空气泡沫在不同压力下就地起泡的泡沫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地面起泡的空气泡沫在注入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密度不断增大,且起泡压力越低,该变化规律越明显;随着地层压力增大,就地起泡的空气泡沫体积先增大后减小,析液半衰期不断增大。同时,研究了高胶质、沥青质原油对空气泡沫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泡沫体系形成空气泡沫之后与原油相遇,那么当原油体积不高于泡沫体系体积的40%时,原油可增强泡沫的稳定性,且其体积分数越高,泡沫稳定性越好;若泡沫体系与原油相遇后再形成空气泡沫,那么当原油含量大于泡沫体系的20%后,泡沫稳定性即不断下降,显微分析显示其主要原因在于假乳液膜的强度与原油在其中的存在形式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88.
利用国内首个自上向下热蒸发反射膜的大型镀膜机ZZS3200,开展了2.4 m望远镜主镜镀膜工艺的研究。从镀膜的环境控制,镀膜机蒸发源布置,保护膜的选择,旧膜脱膜等方面出发,探索一种适合2.4 m望远镜主镜的镀膜工艺流程,并依此完成2.4 m望远镜主镜镀带MgF2保护的铝反射膜工作。陪镀片检测表明,铝膜膜厚极大极小值差43 nm,主镜反射膜在350~1 100 nm范围内平均反射率87.16%,经2.4 m望远镜实测,镀膜完成后极限星等不低于23.5 mag,比镀膜前约提高1 mag。2013年12月17日,在2.4 m望远镜上,利用终端云南天文台暗弱天体分光及成像仪(Yunnan Faint-Object Spectrograph and Camera,YFOSC),使用棱栅Grism3分光,对超新星SN 2011fe(V波段19.5 mag)成功进行光谱观测。30 min单幅曝光,获得暗于19 mag天体的光谱,刷新了该类天体在国内观测的新的记录。该目标在光谱观测的同时有相应的测光数据以及测光标准星观测,因此星等测量误差小于0.1 mag,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89.
找出了冻害发生的天气规律,提出了定性预报的指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预报方程。方程预报平均误差不用过1.0℃,具有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90.
硫化氢对管线钢在氯化钠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电位扫描、慢应变速率拉伸、氢渗透试验方法时X70管线钢在不同电位下含不同浓度H2S的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S的加入使渗氢电流逐渐增大,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敏感性逐渐增加,随着H2S浓度的增大,其断裂特征由塑性断裂逐渐转变为脆性断裂。在阳极极化下,X70管线钢无SSCC敏感电位区;在阴极极化程度较小时,材料对SSCC的敏感性减小;在阴极极化程度较强时,材料对SSCC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分析表明X70管线钢的SSCC受阳极溶解和氢脆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