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12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3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鮈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正>"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国际培训中心"第二期培训班于5月9-13日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来自江苏、江西、上海、湖南、湖北、安徽六省、市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的管理、技术人员共15人参加了培训。主讲为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的7位项目  相似文献   
73.
以5个保护区为例来探究外来入侵植物与环境及人为因子间的关系。利用CCA分析了环境变量与外来入侵植物丰度的关系,采用了多元回归得出了与外来入侵植物最为相关的环境与人为因子。结果显示,从泰山自然保护区到丰林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25种、12种、13种、5种、5种,沿着包括纬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等环境因子强度的降低而下滑。而同时,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随着人为活动的干扰度增强而增加。从起源上来看,热带成分从31%降至0,而北美起源的植物则逐渐增加。从科的组成上看,五个自然保护区中均有菊科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15%、33%、36%、 40% 和20%,显示了其世界广布的特性,而其他科属入侵植物的分布并不均衡。从生活型上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及利用喜好的驱动。  相似文献   
74.
湿地遥感分类作为湿地管理、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遗传算法(GA)借鉴了生物进化规律进行启发式搜索寻优,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新型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二者相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找到支持向量机的全局最优参数,从而较准确地对湿地进行遥感分类。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湿地遥感分类研究。同格网搜索下的支持向量机湿地遥感分类及最大似然监督分类对比,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较格网搜索方式总精度提高了7.29%,较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提高了12.06%,方法改善了沼泽、草地与裸地三种地物间的区分,是湿地遥感分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近30年羌塘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周边6个气象站1978~2007年30年数据,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温度、积温、降水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最高温度、年平均最低温度都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全球、全国平均水平;≥0℃积温、≥5℃积温呈增加趋势,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降水的区域特征明显,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6.
《青海气象》2010,(1):74-74
<正>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是我国科学家已经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论。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77.
道真县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道真自治县北部边缘,以银杉著称,现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台站气象资料,对林区的气候资源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气环流背景和太阳辐射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林区年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和年太阳总辐射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低值区之一,多云寡照是林区常有的天气特点;林区温差大,冬天凝冻时间长,积温虽低,但有效积温高;林区湿度大,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是林区又一天气特点;林区年均风速0.6~3.8m/s,常年盛行偏东风,平均风速小,瞬间风速大,最大风力达30m/s以上,主要出现在雷暴天气和寒潮天气。总之,该区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78.
张涵  黎夏  石洪  刘晓娟 《地理学报》2021,76(3):680-693
科学地评估自然保护区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对于有效的自然保护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国家尺度下的这方面研究,仅将保护区内、外的人类活动压力进行对比,其缺陷是样本选择性偏差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合理。本文选择了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来克服保护区评价中的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首先耦合多源数据构建了2013年、2015年、2017年的人类活动压力指数,然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外的随机点进行匹配,使两个对比组的观测变量尽可能相似。最后通过相对有效性指标和面板模型从不同层面评估了中国680个自然保护区在2013—2017年间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 2013—2017年,全国86.72%的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压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80%。② 69.85%的自然保护区在缓解人类活动压力方面的效果较好。其中,除了海洋海岸、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类的保护区以外,其余保护区类型都表现出较好的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且保护区级别越高,保护效果越好。③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在2013—2017年间能缓解22.90%的人类活动压力,且保护区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别。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监测、评估和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于雷 《地理教学》2021,(6):F0002-F0002,F0003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0.
《国土资源通讯》2017,(14):15-16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国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