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030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933篇
地球物理   1485篇
地质学   1175篇
海洋学   370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利用1981—2002年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NMC)逐日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10 m高处风场(V)及逐月混合层厚度(mixed layer depth,mld)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季内振荡的气候及异常特征,重点探讨了北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季内振荡的维持机制。研究发现,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存在3个季内振荡强度气候高值区,即热带东太平洋(终年存在)、西北太平洋(北半球春、夏、秋存在)、西南太平洋(南半球夏季前后存在),它们出现在气候混合层厚度最小的区域和季节。海表温度季内振荡强度年际异常与混合层厚度年际异常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物理上,这种关系比它与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更直接。北太平洋区域5—9月地面风场与海表温度季节内振荡的基本耦合模态揭示出以漂流和感热输送为动力的一个负反馈过程,它存在于薄混合层海区,这是该海区强海表温度季内振荡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962.
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2003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M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后,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经向传播主要表现为从南海南部地区向北传播,其传播过程中的高值中心分别对应我国南海地区、华南前汛期以及江淮流域梅雨的强降水过程。ISO的传播还表现出纬向与经向相互接力的特征,纬向上源于热带地区孟加拉湾向东传播的ISO和源于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的ISO 在120 °E附近汇合后,分别补充到由南海南部向北传播的ISO中,使其可以继续加强北传,最北界可延伸到35 °N以北,对我国东部地区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祁莉  管兆勇  张祖强 《大气科学》2008,32(1):165-174
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几乎历年均存在,其“季节锁相”与地域性使得在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也存在明显的双脊线过程。作者利用4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5~10月气候平均场中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进行了分析。气候平均场上5~10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出现6次双脊线过程,集中发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表明每年这个时段最易发生双脊线事件。每次双脊线过程均表现为副高南侧新生一脊线,发展几天后就减弱消失,北侧脊线(原脊线)继续维持。初步的诊断分析表明,6次双脊线过程中南侧脊线的生成与季风槽8~10天周期的“间歇性增强东伸”密切相关,这一准10天振荡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突然增强造就了双脊线的“季节锁相”。进一步分析发现,季风槽8~10天的“间歇性增强东伸”与两支分别来自西太平洋的西传准10天振荡和来自赤道的北传准10天振荡有关,这两支振荡同位相,其有利于位相同时传入南海季风区(10°N~15°N,110°E~120°E),共同作用,引起季风槽的“间歇性增强东伸”。  相似文献   
964.
祁莉  张祖强  何金海 《大气科学》2008,32(2):395-404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集II,诊断分析了气候平均场上6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借助一个两层半大气模式,从动力学上初步揭示了西太平洋热带大气准10天振荡(Quasi Ten-day Oscillation,简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与季风槽东伸西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可能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季风槽准10天东西振荡是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槽东伸西撤与QTO传播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东风切变作用于斜压辐散的经向梯度,在对流中心北侧生成正扰动涡度。QTO在季风槽东侧激发的气旋性扰动涡度,诱导季风槽东伸,侵入副高,造成副高外围变形,形成双脊线。因此,形成西太副高双脊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西太平洋热带大气QTO。尽管季风槽东伸直接引起副高双脊线发生,但是它只不过是受QTO影响的一种表现。本文仅为诊断结果,其结果还有待于模式敏感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965.
在引证论述大气ISO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大气ISO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主要成果,重点针对热带大气ISO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甚至年代际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966.
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北半球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随纬度的变化特征,利用1950-2005年北半球20—75°N逐日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功率谱。结果表明,(1)大气低频周期随纬度变化,夏季低频周期在45°N有最大值,为52.6d,在低纬和高纬低频周期较小;冬季低频周期最大值位于35°N,为49.9d,最小值位于60°N。(2)无论E1Nino年还是LaNina年,低频周期随纬度变化幅度在夏季都较正常年剧烈,最大振幅达到30d,而对冬季影响不大。原本位于35°N的最长低频周期在LaNina年移至65°N。(3)E1Nino年和LaNina年,低频周期随纬度平均值在冬、夏季差异不大;而在正常年份和所有年份,低频周期随纬度平均值在冬、夏季差异明显。(4)就北半球平均而言,无论ElNino年、LaNina年、正常年还是所有年,夏季低频周期都要小于冬季;ElNino(LaNina)事件在冬、夏季都有使大气低频周期缩短(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7.
从简单海气耦合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方程组出发,导出描述大气和海洋运动的无量纲准地转涡度方程.对准地转涡度方程引入双时间尺度后,在准共振条件K1+K2+K3 =0和ω1 +ω2 +ω3 =Δω下,求得大气和海洋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2组耦合方程,其中大气耦合方程中含有海洋强迫作用项.由这2个耦合方程组求得大气和海洋波动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解.结果表明:在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由波动共振引起的大气和海洋波动能量变化在中纬地区具有准20a的周期,说明非线性效应对海气耦合也具有调制作用,从而确定准20a气候年代际振荡形成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968.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刘芸芸  丁一汇 《大气科学》2009,33(6):1225-1237
利用1979~2005年NCEP/NCAR的环流场再分析资料和降水资料, 通过对季风期降水、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及低频振荡等方面的分析, 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与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1)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与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强盛时, 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 其西侧的偏南气流异常偏弱, 使得我国长江流域形成低层异常环流及水汽输送的辐散区, 从而造成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少; 而在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减弱的年份, 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南偏西, 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形成异常偏强的偏南风水汽输送, 使得长江流域成为南、 北距平风的汇合区, 其上空对流活动异常活跃, 非常有利于长江流域的降水。 (2) 东亚局地Hadley垂直环流在强、 弱季风年也显著不同, 在强季风年里, Hadley局地环流异常偏弱, 长江流域上空出现的下沉运动距平, 使得该地区降水减弱, 而弱季风年则正好相反。 (3)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存在显著的气候平均的大气季节内振荡 (CISO), 在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减弱时期, 长江流域降水同时受到源自热带西北太平洋西传CISO和源自热带印度洋东传CISO的共同影响, 可能造成了某种锁相关系, 从而造成降水偏多; 而在强季风年里长江流域只受由西太平洋西传的CISO的影响, 不容易激发降水。  相似文献   
969.
岑思弦  巩远发  王霄 《大气科学》2009,33(6):1286-129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30~70天, 该低频序列的方差大约占了总方差的47%; 在降水低频振荡的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从阿拉伯海北部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南海地区, 以及我国淮河流域经渤海到日本地区主要受低频热源 (热汇) 的控制; 并且在极大降水位相7, 我国东部地区 (10°N~45°N, 110°E~120°E), 从北到南, 〈Q1〉低频分量的分布呈负正相间的低频热汇、 热源、 热汇、 热源形式(位相3则呈相反的分布形式); 在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Q1〉低频分量的分布有利于 (不利于) 气流向淮河流域汇合并形成辐合上升; 受低频环流变化的影响, 在位相5~8, 大量的水汽被输送到淮河流域, 辐合上升形成降水; 相反, 在位相1~4, 来自西太平洋上的水汽在该地区辐散, 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0.
热带对流和环流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关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外逸长波辐射(OLR)、风场和海表温度(SST)资料, 研究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强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发现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区域是OLR和风场季内振荡最主要的共同活跃区。对比分析了OLR和风场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年际异常关系, 发现OLR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存在显著局地正相关关系, 即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热带西北太平洋区域和热带西南太平洋区域, 当海表温度正(负)异常时, OLR季内振荡增强(减弱),特别在冬春季节这一关系更清楚。除个别区域外, 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不存在类似OLR的局地关系。OLR和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局地和非局地关系的差异, 体现了两种要素特性的本质差异。但两种要素季内振荡强度在El Niño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基本一致, 即在气候场中季内振荡活跃的区域, 事件发生之前季内振荡会增强, 并逐渐向东传播, 事件发生之后这些区域振荡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