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791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395篇
地质学   2702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应用P350 萃取分离干扰元素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镓 ,方法检出限为0 0 14× 10 - 6 ,相对标准偏差为 7 0 % ,回收率为 94 %~ 114%。  相似文献   
902.
中国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山区面积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是事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山区乡村聚落作为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核心空间单元,是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论文基于文献回溯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对中国山区发展概况、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概念内涵、重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中国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典型模式与调控策略;认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存在着主体多重、目标多元、模式多样等典型特征,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空间优化重组过程。新时代中国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应加强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① 山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作用机理与模式;② 土地利用转型对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作用机制;③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影响;④ 新兴业态发展与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交互作用关系;⑤ 大数据时代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方法革新。通过对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驱动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理论,以期促进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和助推现代化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903.
A sensitiv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onamolar concentrations of silicate in natural waters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aqueous silicate method, silicomolybdenum blue form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silicate and ammoni- um molydate and reduced by metol-sulfite reagent is extracted by methyl isobutyl ketone. The absorbance can be enhanced substantially up to 10-fold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silicate is 8 nmol/dm^3 , which is one tenth small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ith the precision of 4.0% at a silicate level of 50 nmol/dm^3 and 3.2% at a silicate level of 6 μmol/dm^3. Comparing the calibration curves in the distilled water and seawat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alt effect also exists in the extraction method. However, the salt effect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salinity and can be corrected by simple calib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ilicate in natural waters. Natural concentrations of arsenate, arsenite and phosphate cause negligible interference.  相似文献   
904.
文章从分形理论的角度对岩爆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岩爆的力学机制,列举了预测岩爆的理论方法和现场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岩爆预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岩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05.
在过去几十年里,为了探索海洋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形态,发展了很多分离沉积物中不同元素结合态的淋滤萃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了解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来源、迁移、分散、活动、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行为等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海洋地球化学和海洋环境污染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合论述了海洋沉积物的顺序淋滤萃取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两种影响较大的方法,对其选用的萃取试剂以及分析流程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比较了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906.
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类型复杂,虽然半深湖相、浅湖相、陆源海相和三角洲相等均有揭示,但有机质富集机理不明,导致对该区烃源潜力及主力烃源岩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本次研究通过对已钻遇的不同类型烃源岩主微量元素及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特征等分析,剖析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发育与保存条件,首次揭示了白云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白云凹陷浅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文昌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0.4~14.3μm,分布较广,平均粒径为6.8μm,而恩平组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4.9~15.9μm,平均粒径为8.7μm,整体处于次氧化环境;半深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于浅湖相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为5.6~8.0μm,平均粒径为5.8μm,处于硫化-次氧化环境,具有较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陆源海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接受陆源营养物质输入,有机质较为丰富。三角洲相烃源岩接受大量陆源碎屑的营养物质输入,沉积物堆积效率高,埋藏较快,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7.0μm,且多见自形黄铁矿,处于氧化—强氧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  相似文献   
907.
吸力基础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装过程中受海况天气影响小且易于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当吸力基础作为海上风电塔架的基础时,常常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因此其水平承载力是设计的主控因素。介绍了海上风机基础的设计要求,分析了影响基础水平承载性状的因素,总结了吸力基础受水平单调荷载、水平循环荷载和不同荷载组合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水平荷载的大小、水平加载的高度(偏心率)、循环荷载的频率、循环荷载的次数、循环荷载的幅值、循环荷载的方向性、竖向荷载对吸力基础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考虑了水平荷载的非共线性,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明确了吸力基础水平承载性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供工程实践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8.
以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材料(HLB,PPL,ENVI-18,ENVI-Carb,XAD8和XAD4)对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中DOM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初步建立了从高盐体系盐湖卤水中高效分离富集出具有代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方法,系统的考察了pH,上样体积,柱流速和洗脱溶剂对DOM回收率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进一步对盐湖卤水分离物进行了谱学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盐湖卤水在酸性条件下(pH=2),柱流速为0.5 mL/min时有助于吸附剂对DOM的吸附,而随着上样体积的增加,DOM的回收率逐渐下降,而甲醇是比较理想的洗脱剂。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中的DOM主要以芳香类,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脂肪族化合物为主,而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909.
锂的两种天然同位素(~6Li和~7Li)在能源、环境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氯化锂溶液为原料,选用苯并15-冠-5和咪唑类离子液体体系对其进行了模拟逆流萃取实验,考察了多级逆流萃取过程中锂的萃取率和锂同位素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锂同位素富集浓度和富集行为进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经10级逆流萃取后,锂的萃取率和同位素分离系数有了明显提高,~6Li富集在有机相,丰度提高了0.299 6%。  相似文献   
910.
南设得兰陆缘属于典型的活动型大陆边缘,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序列发育,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质构造背景。该区已有的调查资料显示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显著标志——BSR和极性反转特征(或者称为基底反射波,BGR)。研究结果表明,南设得兰陆缘具备形成水合物的充足的气源、适宜的稳定域条件、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聚集的沉积体系和特殊地质构造环境,推断南设得兰陆缘以构造型水合物成矿地质模式为主,并以增生楔内甲烷随流体向上迁移形成水合物的模式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