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编者按:为了促进新疆“名特优”农产品(红花、葡萄、库尔勒香梨、枸杞、桃、苹果、哈密大枣、核桃、石榴、哈密瓜、雪莲、杏、巴旦木等)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充分利用新疆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新疆各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本期开始,本刊特编发新疆“名特优”农产品气候资源讲座。从“名特优”品种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及经济可行性着手,对新疆及世界气候相似地区“名特优”品种进行分析,结合各地气候资源情况,作出“名特优”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气候区划,为新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名特优”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赵文俞  刘祥文 《矿物学报》1998,18(2):185-188,T001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测定了湖北大冶铁山矿床中的微米级葡萄石空间群。选区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分析表明,该矿物系斜方晶系,衍射消光符号为Pn--晶胞参数为α=0.458,b=0.555和c=1.853nm。(100)和(301)方向的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研究表明,其空间群为Pncm。  相似文献   
83.
黑色葡萄状穗霉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筛选所得的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botrys atra) S6 0 7发酵培养 96 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 ,上清液经超滤、Sephadex- G10 0柱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及置换层析等步骤 ,得到了 4种电泳纯的酶组分 ,即内切纤维素酶 EG 、EG 、EG 和 β葡萄糖苷酶 (β Gase)。利用 SDS- PAGE测得 4种酶组分的分子量分别是 78.3、5 8.1、72 .4和 5 5 .6 k Da。 3种内切酶组分的最适温度都是 5 0℃ ,β-葡萄糖苷酶为 5 5℃ ,它们的最适 p H值分别是 6 .0、7.0、6 .5和 6 .0。底物专一性的实验表明 ,内切酶 、 、 都可作用于木聚糖。  相似文献   
84.
试验了温室葡萄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果粒生长对地表覆盖的响应。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砂土覆盖、秸秆覆盖、秸秆+白地膜覆盖及秸秆+黑地膜覆盖都对0~40 cm土层土壤有显著的保水作用,其中秸秆+黑地膜保水性能最强(土壤含水量比无覆盖的提高14.53%,P<0.05),且各覆盖方式的保水能力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强。秸秆+白地膜覆盖下葡萄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最高。砂土覆盖极显著(P<0.01)提高果粒内Pro含量(约增加42.40%)。砂土覆盖后葡萄果粒粒径最大,秸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下的果粒粒径均小于无覆盖的粒径。秸秆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抑制果粒的增长。砂土覆盖可以作为温室葡萄适宜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85.
内蒙古奈曼地区沙地引种葡萄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瑾  王康富 《中国沙漠》1993,13(1):41-49
1985—1989年从四个不同的葡萄果树带引进71个品种,在奈曼沙漠化土地上栽植,经过5年的试验研究,葡萄具有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的特点,栽植4年的葡萄鲜果平均产量为21.9吨/公顷,最高达33.1吨/公顷。并根据葡萄生物学特性总结沙地葡萄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6.
大冶铁山铁矿床的葡萄石与硅硼钙石均产于夕卡岩的晶洞或裂隙中,与片沸石、菱沸石、辉沸石、方解石等密切共生。本文运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差热分析等现代测试方法,对葡萄石与硅硼钙石矿物学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87.
葡萄的品质决定着葡萄酒的质量,葡萄浆果糖度决定着葡萄品质。葡萄成熟过程中浆果含糖量和含酸量是相互制约的,含糖量主要呈对数略显“S”型变化,含酸量呈指数曲线型变化。将成熟期葡萄浆果含糖量作为葡萄品质的评价指标,利用通化产区19952016年成熟期山葡萄浆果含糖量的实测数据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山葡萄品质与5月9月上旬积温、7月8月日照时数、5月9月上旬水热系数、8月9月上旬积温关系密切,相关关系均通过了α为0.05或0.01的显著性检验。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山葡萄品质气象预测预报模型,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81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检验平均误差百分率为3.91%。利用2017年、2018年资料对模型进行试报检验,误差百分率分别为1.59%和3.79%。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满足通化产区山葡萄栽培对气象预报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8.
“皮壳—葡萄状”白云岩是一种非常特殊结构的白云岩。文中报道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二沟及塔北星火101井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中皮壳—葡萄状白云岩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皮壳状—葡萄状白云石中发育明、暗纤状白云石或纹层条带的含少量细晶的纤状—细粒状白云石以及肾状和葡萄状粉细晶白云石;由球形、杆形、孢子形等蓝细菌构成泡沫状结构;明暗、环带状橙红色光或中等橙红色光、核部发光较暗或不发光;与基质白云石相比,葡萄—皮壳状白云石δ13CPDB相似;但δ18OPDB正偏, 87Sr/86Sr 相对高(0.70887~0.70939)、但与震旦纪海水(0.7087~0.7094)相似,从皮壳边缘、暗色(蓝细菌)至核部,微区δ18OPDBδ13CPDB显示了环带内变化较小、环带外的强烈负漂移;云化程度的增加,δ18OPDBδ13CPDB负偏明显, 87Sr/86Sr 增加。皮壳—葡萄状白云岩中Al2O3 、Fe2O3 、MnO、LREE/HREE值均低于基质泥粉晶云岩对应值、稀土总量介于基质与粉细晶云岩之间,而Na2O+K2O、P2O5、 Sr、Hg、Cu、Sr/Ba、Sr/Mn、δCe值均高于基质泥粉晶云岩对应值;且随着云化程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出Mn含量增加,Al2O3 、Fe2O3 、Na2O+K2O、P2O5、Sr/Ba、Fe/Mn等值递减的趋势;由此判断皮壳状—葡萄状白云石可能是弱还原、保存较好的海水中形成,或在成岩早期或浅埋藏孔隙海水为主的流体中形成、部分经历了较强的大气水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89.
辽宁桓龙湖山地冰葡萄威代尔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结合实地调研、观测和数据处理结果,认为辽宁桓龙湖山地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适宜冰葡萄种植的特殊的冷湿区域小气候,基本上符合了冰葡萄生长所需的条件.桓龙湖山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每年稳定低于-8 ℃的起始日期及持续天数、以-2 ℃作为冰葡萄威代尔(Vidal)无霜冻期的标志性温度条件的无霜冻期、≥10℃活动积温、桓龙湖山地7、8、9月份3个月的月均温总和、最热月(7月或8月)月均温以及各月气候指标极值的变化均符合冰葡萄威代尔的生长指标并适合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90.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敏  严小军  林伟 《海洋科学》2005,29(11):73-76
糖生物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逐步揭示出糖苷酶作为多种反应的催化剂在体内所起白守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糖蛋白和糖脂的加工,尔后二者又涉及到免疫反应、肿瘤的转移、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及神经细胞的分化。因此糖苷酶不仅是生命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酶,同时又是许多疾病(如糖尿病、爱滋病及癌症)的相关酶。目前通过抑制酶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药物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对高专一性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不仅可以用于研究酶活性中心的结构、酶的作用机制、疾病的产生原因,同时也使它们有望成为许多疾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