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次豫北春季强对流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WRF模式输出的细网格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根据螺旋度理论,结合稳定度条件以及水汽和能量等物理量,对2009年3月20日夜至21日凌晨发生在豫北的一次强对流及暴雨过程的局地螺旋度演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春季强对流和暴雨与西南急流和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密切相关,正螺旋度大值中心出现的高度与对流发展的强弱有关;500 hPa螺旋度正值区中心与强对流降水区域对应;暴雨易产生在850 hPa螺旋度中心附近,螺旋度的强度变化对强对流系统的移动、发展及暴雨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2.
s-r螺旋度在皖西南强风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常规探空资料,对皖西南地区强风暴天气的s-r螺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s-r螺旋度作为一个新的诊断量,对皖西南非孤立龙卷、大范围冰雹及距测站50km内的局地龙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3.
一次江淮暴雨中中尺度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7月4—5日一次江淮梅雨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暴雨与江淮地区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尺度低涡与中尺度雨团相伴移动,低涡强度与雨强的演变近于一致;低涡中心的强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低涡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应用螺旋度理论分析指出,较大的螺旋度是对流层中低层低涡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利机制。  相似文献   
84.
一次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螺旋度理论分析了1999年6月15—16日鲁南和江苏、安徽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螺旋度时空演变与对流云团和暴雨的发生及落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云团生成和暴雨发展阶段,螺旋度开始增加,暴雨旺盛阶段对应着螺旋度高峰期,而对流云团消散和暴雨减弱阶段则对应着螺旋度显著减小;暴雨落区基本位于或接近螺旋度的大值区。  相似文献   
85.
广西前汛期区域性暴雨落区判据的若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引进了螺旋度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计算两个强对流天气个例的螺旋度值,认为螺旋度可作为用于预报强对流天气的一个参数,其次利用吴国雄提出的P坐标的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方法,讨论前汛期锋面暴雨落区的预报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螺旋度在暴雨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对3次不同系统产生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螺旋旋度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上空700hPa以下螺旋度为正,300hPa以上为负;暴雨产生在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与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中低层高温高湿和有对流不稳定能量储存的高能舌区。  相似文献   
87.
88.
螺旋度与贵州暴雨落区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方  杜正静 《贵州气象》2003,27(1):11-13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为主要的预报工具及预报基础,根据暴雨的形成机制,利用创建结构物理量-螺旋度对贵州省2002年6月17-20日出现的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下垫面的影响比较大,贵州省暴雨落区往往位于高层螺旋度以及低层螺旋度重叠区。  相似文献   
89.
水汽螺旋度及其在一次江淮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了新的诊断量--水汽螺旋度,并对影响水汽螺旋度变化的因子做了分析.利用MM5模式输出资料对2003年7月4日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水汽螺旋度与暴雨强度和暴雨落区都有较好的相关,螺旋度通量散度和湿螺旋散度对暴雨也有比较明显的指示作用,其中螺旋度通量散度对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指示作用都很好,而湿螺旋散度与暴雨落区对应得稍差.  相似文献   
90.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尤红  姜丽萍  彭端  夏冠聪 《气象》2007,33(4):71-76
利用NCEP1°×1°格点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广东发生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特大暴雨范围、强度与该地区上空中低层正、高层负垂直螺旋度中心迅速增大、减小密切相关,并和中心增大、减小区域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中低层正螺旋度迅速增大,高层负螺旋度迅速减小或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中心增大、减小区重叠在同一经度或纬度线附近时,对应地面雨强最强和强降水范围最大。过程中龙门连续两天特大暴雨和广东最多暴雨日出现期间,其上空垂直螺旋度对应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