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橄榄石单晶体高温蠕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振民 《地球科学》1993,18(1):11-19
  相似文献   
132.
流变学基础模型的地质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瑞珣 《地学前缘》2007,14(4):61-65
地质作用经常是流变过程,岩石经受长时间应力作用可以在小应力条件下产生大变形。地质作用具有充分漫长的时间,所以野外露头成为研究天然流变学最好的现场,流变学理论在力学中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有迅速的发展,但用于解释地质作用的文献仍然很少。文中介绍一个基本粘弹性模型——马克斯威尔模型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的实例,同时给出应变与应力和时间三者的本构关系。代入真实岩石的“E”值和“η”值,获得了岩石的“马克斯威尔松弛时间”,约为1012s,约合3.2万年,这意味着使应力经松弛降低到某一明显程度和使应变经蠕变增加到某一明显程度在数量级上至少需要10万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3.
由玄武岩浆快速带到地表的下地壳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的直接信息. 通过对华北汉诺坝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相包体的详细研究探讨该地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 采用适宜于麻粒岩包体的温压计计算其平衡温度和压力: 平衡温度在750~900℃之间, 平衡压力在0.8~1.2 GPa之间, 对应的来源深度为28~42 km之间. 这些数据补充和完善了原先所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 采用动态重结晶颗粒粒度应力计计算出包体在下地壳条件下发生变形时的差异应力为14~20 MPa. 在综合对比了当前常用的下地壳岩石高温流变律, 认为Wilks等(1990)提出的麻粒岩流变律符合本区下地壳包体的流变特征, 由此计算的下地壳应变速率为10-13~10-11 s-1, 高于该区上地幔的应变速率(10-17~10-13 s-1); 其对应的等效黏滞度为1017~1019 Pa·s, 低于上地幔的等效黏滞度. 由所获数据做出的研究区下地壳流变学剖面表明, 差异应力随深度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随深度增加应变速率变大而等效黏滞度变小. 研究结果支持软弱下地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4.
《河南国土资源》2015,(1):54-55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时刻,家家筵席丰盛,酒肉飘香。但面对那些美酒佳肴,更要多加注意,谨防"吃"出病来。春节健康饮食搭配原则1.酸碱平衡健康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以p H7.3左右为宜。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奶类、血品例外),因此节日饮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体的酸碱平衡。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相似文献   
135.
主要造岩矿物中位错分解及其流变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地综述了有关长石、橄榄石、石英和辉石等主要造岩物中位错分解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位错分解的流变学意义。为了方便读者,本文开始还扼要地介绍了一些位错分解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36.
地球流变学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构造地质学边缘学科,基本上具备了较籽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它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流变学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已成为近年来在构建地质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主要方面之一。本文简述了地球流变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介绍了B.Wernicke(1990)等级作者对大陆一大陆边缘碰撞盆岭-盆地区壳内变形特征的最新认识,阐述了它们壳内变形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7.
实验感染白斑杆状病毒(WSBV)的斑节对虾血液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观察经人工感染白斑杆状病毒 (White Spot Baculovirus,WSBV) 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的血淋巴涂片,研究了WSBV导致的淋巴细胞数量及结构异常;通过检测感染WSBV后患病虾与健康虾的血清主要生化指标,首次揭示了两者的主要差异及WSBV在宿主体内增殖的时间过程.结果表明:患病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无颗粒细胞难以找到,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分别为健康虾的11.7%和4%;颗粒细胞内出现深染区、空白区或异样突起.血涂片上偶尔发现有大型固定性吞噬细胞.在患病虾血清主要生化指标中,Ca2+含量比健康虾显著升高,患病虾为15.93mmol·L-1,健康虾为10.71mmol·L-1;相反,患病虾血清中总蛋白(Tp)、总磷(PB)及乳酸脱氢酶(LDH)均比健康虾个体低,3者含量依次为:52.07g·L-1,0.34mmol·L-1和35.27IU·L-1,在健康虾个体血清中为:66.29g·L-1,0.66mmol·L-1及82.36IU·L-1;而K+,Mg2+含量无显著差异.血清中Ca2+,PB及TP的含量可以作为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出现白斑病的血清生化特征.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不同时间内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显示其增殖的时间顺序可能为:24h内主要进行核酸复制,24-48h主要进行囊膜蛋白质的合成,病毒从入侵宿主细胞到从细胞内释放的过程约需48h.  相似文献   
138.
以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为例,收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要素间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及1 300次自学习建立模拟规则后,用此规则很好地模拟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要素, 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血沉参考值的模型自动定义具体的结构和参数,减少血沉参考值预测中的人为性,计算方便;同时,通过对不同地理要素的组合,模型可以寻找预测误差最低的地理要素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9.
刘瑞珣 《地学前缘》2007,14(6):61-65
地质作用经常是流变过程,岩石经受长时间应力作用可以在小应力条件下产生大变形。地质作用具有充分漫长的时间,所以野外露头成为研究天然流变学最好的现场,流变学理论在力学中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有迅速的发展,但用于解释地质作用的文献仍然很少。文中介绍一个基本粘弹性模型--马克斯威尔模型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的实例,同时给出应变与应力和时间三者的本构关系。代入真实岩石的“E”值和“η”值,获得了岩石的“马克斯威尔松  相似文献   
140.
美国红鱼血细胞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测定了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血液指标,红细胞密度为(1.95±0.37)×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2.08±0.43)×104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6.65±1.06)g.L-1,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40±0.06)g%,沉降速率为(1.15±0.10)mm.h-1。对美国红鱼外周血液进行涂片观察,在涂片上可区分出红细胞以及6种白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在总的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8.42±11.62)%、(14.50±9.25)%、(1.46±1.80)%、(13.01±7.73)%和(2.6±3.76)%,嗜碱性粒细胞的含量极少,不到1%;在涂片上还发现了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对肝脏、脾脏、头肾和肾脏等4种造血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观察发现,眼斑拟石首鱼的头肾和肾脏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脾脏是产生淋巴细胞的重要场所;而肝脏则在眼斑拟石首鱼粒细胞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