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424篇
海洋学   8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In considering the vertical heat transport problems in the upper ocean, the flat upper boundary approximation for the free surface and the horizontal homogenous hypothesis are usually applied. Howeve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wave mo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ximation may result in some errors to the solar irradiation since it decays quickly in respect to the actual thickness of the water layer below the surface;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fluctuation of the water layer depth, it is improper to neglect the effects of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and turbulent diffusion since the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vertical heat transport. A new model is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to reflect these effects.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wave motion may remarkably accelerate the vertical heat transferring process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wave affected layer appears in an oscillating manner.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 2006AA09A309);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 20070411111) and the Fund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the Excellent Post-Doctors (No. 200603056)  相似文献   
952.
经过积极探索,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从.今年开始,将推行占用耕地表层土壤剥离制’度,所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将按照“谁占用、谁剥离、谁覆土、谁受益”的原则,将表层适于作物生长的土壤层进行剥离,深度至少达到30厘米,集中堆放,用于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953.
冬夏季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变化的模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1955—1998年全球海洋上层海水温度月距平资料,对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各层海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分析其主要模态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场主要表现出东、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反位相变化的特征,异常强度冬季明显强于夏季。冬季赤道东太平洋40m层,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120m层,夏季赤道东太平洋40m层,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160m层为海温异常的显著区域。冬季0—60m层第一特征向量表现出厄尔尼诺(拉尼娜)模态特征,第二特征向量表现出海温异常的东西运移模态特征,80—400m层第一特征向量表现出西太平洋暖池模态特征,第二特征向量表现出海温异常的东西运移模态特征。夏季0—60m层特征向量表现出厄尔尼诺(拉尼娜)模态,80—400m层特征向量表现出西太平洋暖池模态特征。  相似文献   
954.
西太平洋暖池热状况变化特征及其东传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JEDAC海温和SODA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WPWP)的热状况变化特征,探讨了WPWP的热含量变化与不同深度海温变化,特别是与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研究了WPWP异常海温东传过程中与温跃层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赤道潜流在异常海温东传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WPWP区域的热含量变化与次表层的海温变化具有相同变化趋势。WPWP区域的热含量变化与次表层海温达到(超过)99.9%信度检验的相关出现在次表层海温变化超前热含量变化的12个月至次表层海温变化滞后热含量变化12个月,最佳相关出现在同期,相关系数r=0.92(样本n=552)。WPWP区域的热含量变化与SST达到99.9%信度检验的相关只出现在热含量滞后SST5个月至同期。这一结果表明,WPWP区域的热含量变化主要体现了次表层海温场的变化特征。由此认为,WPWP区域热含量变化(次表层海温场)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东向传播对ENSO的贡献上。由WPWP异常海温沿赤道东传过程和温跃层变化之间的关系可知,温跃层变化滞后于WPWP区域东传的异常海温,在WPWP区域异常海温东传过程中,赤道潜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5.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北黄海114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与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类型主要有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五种类型,少数站位含有砾石。研究区东部沉积作用的主控因素是潮流,西部主要是山东半岛沿岸流。经过本区的黄海暖流限制了山东半岛沿岸流携带的细粒物质向东运移。研究区西部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南北是不对称的,其形成受控于山东半岛沿岸流、黄海暖流和潮流。  相似文献   
956.
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与次表层海温异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58-2001年的SODA海温资料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了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态,该模态在海表及次表层的时空演变特征的分析表明,在赤道西印度洋、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偏高(低)时,赤道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的海温偏低(高)。该综合模态既有年际变化特征,还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以负指数为主转变为以正指数为主。对1958-2001年强正、负指数事件合成分析结果得知,综合模也存在着显著的年变化特征,在2-4月份偏弱,最强出现在10月份。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与赤道东太平洋次表层、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与西印度洋次表层有一种反位相的变化。次表层海温异常在东太平洋、西印度洋分别沿着南北纬10°左右向西太平洋、东印度洋传播并向赤道扩展,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则分别沿赤道向东太平洋、西印度洋传播汇聚。  相似文献   
957.
南海东北部和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物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测定了南海东北部和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生物硅含量(SiO2%),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08%-3.01%和0.79%-9.06%,平均值分别为1.76%和4.22%.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含量与站位水深呈正相关关系;南海东北部的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含量与其中的矿物含量、铁离子浓度、间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南海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含量与烧失量、有机碳含量、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8.
山东半岛白沙滩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分布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半岛白沙滩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结合相关的地质水文资料,探讨了海岸形态对沉积物粒度的影响.研究区底质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由东北经古龙咀岬角向西南形成S形黏土质粉砂分布带,险岛湾地区沉积物呈带状由砂逐渐过渡到粉砂,潮汐和波浪是本区沉积物输运的主要水动力,岬角的存在影响了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粒度趋势分析表明沉积物整体有向岬角汇聚的输运趋势.  相似文献   
959.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部的DOC024岩心进行了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统计分析,依据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δ18O的记录以及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的变化揭示了近7300aBP以来日本九州西南海区上升流的演化过程。7300~7000aBP期间,较轻的δ18O值、较高的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以及典型上升流种Globigerina bulloides的低含量和较大的温跃层深度指示这一时期该海区上升流尚不发育,其环境主要受黑潮暖流的控制;7000~4800aBP期间,区域环境略有变化,上升流开始出现,但发育程度不高;在4800~4200aBP期间,各环境参数的变化都说明该时期为上升流的迅速发育期,并逐渐取代黑潮成为该区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1900~1200aBP期间上升流发育程度有所减弱,1200~400aBP之间上升流的发育又逐渐增强,到约400aBP以后,N.dutertreiδ18O的明显加重、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的显著下降、Globigerina bulloides含量的快速增加和温跃层的明显变浅指示近400aBP以来是区域上升流发育程度最强的时期。  相似文献   
960.
利用1987年以来WOCE项目及我国自行投放或进入黑潮及其邻近海域(15°~36°N,114°~135°E)的共计323个卫星跟踪海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得到全年平均及季节平均的浮标轨迹及(1/4)°×(1/4)°格点平均的表层流矢量结果。分析认为:对于全年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流路主要表现了对大洋西边界地形的适应,并呈现出6个较大的弯曲,其中在反气旋型弯曲处都发生分支或入侵现象、气旋型弯曲处这种现象却不明显。对于季节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不同流段分别表现出各自显著的季节差异:吕宋海峡附近海域,表层水向南海的入侵只发生在秋、冬两季,而春、夏两季却不发生;在台湾以东海域,黑潮表层流路与黑潮右侧反气旋涡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春季没有涡旋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常出现气旋式大弯曲,其他三个季节反气旋涡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相对平直;在台湾东北海域,黑潮表层水向东海南部陆架区的入侵以秋、冬季最强,春季次之,而夏季几乎不发生;在赤尾屿以北的东海黑潮中段,黑潮流动比较稳定,其表层平均流径走向由偏北到偏东依次约为冬(北偏东30°)、春(北偏东33°)、秋(北偏东38°)、夏(北偏东45°);流路宽度由宽至窄依次约为秋(90 km)、春(80 km)、冬(70 km)、夏(60 km),而流速由大至小依次为夏、春、秋、冬,且各季节都表现出北段流速大于南段的现象;在九州西南海域,春、秋两季黑潮表层水发生明显的向北入侵,入侵的黑潮水与东海外陆架水共同成为对马暖流的一部分来源,而夏季这种现象不明显,九州西南海域黑潮表层流路北界的位置以秋季最为偏北(但最北不超过31°N)、流路也最宽;在琉球群岛外缘海域,南半部基本没有北上的表层流存在,只有在冲绳群岛-奄美群岛以东海区,秋、夏、春三季表层反气旋涡旋都比较活跃,在涡旋的西侧有顺着冲绳群岛-奄美群岛的东北向流,其中秋季最为明显。这些结果可以为黑潮及其邻近海域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直接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