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总结学生答题特征。依据学生的答题特征,诊断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忽略结构不良情境的创设,缺乏地理过程性思维培养和缺少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科学的地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能搭建起地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桥梁”,有效认识、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本文在充分解读“将今论古”思想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要求,理清“将今论古”思想的思维路径;再将该思维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建构典型地理试题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有效认识、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3.
项目式学习以创设情境为过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本文立足地理新高考,通过探析一组经典真题,以代表区域为载体、以农作物为主题、以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为项目,重点探讨依托农业的主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意义及策略,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打造真正的地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4.
马云  钱俊希  唐雪琼 《热带地理》2022,42(6):997-1008
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嵌入动态的地方建构和空间生产过程,成为地方性重构的有力素材。文章以云南省宾川县新庄红军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从地方性景观与话语的再建构,以及地方性情境创设的空间实践,探讨新庄村的地方性建构机制。研究发现:具体的地方要素在地方-记忆的互动关系中起中介承启作用。地方要素既促进红色旅游情境下记忆的唤起、存储与再创造,又对集体记忆重新建构的地方特质、意义与场所精神进行地方性元素表达。旅游情境创设与地方性展演使集体记忆不断得到投影、表达与重构,推动差异化的地方叙述与体验。  相似文献   
55.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童在空间使用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同情境下儿童地理体验的差异性。并梳理了跨国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3个研究主题:从空间视角探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主体性出发探讨儿童在迁移链中的体验;在童年的差异性基础上讨论本土儿童的问题。同时从问题视角和积极视角分析了国内城乡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研究主题,指出因现有研究范式中的经验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而存在的局限性。尝试勾勒出符合中国情境的留守儿童研究新范式,提出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留守儿童的能动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是国内留守儿童研究亟需关注的内容。呼吁学者采用历时和动态的研究设计,充分展现儿童如何理解、体验和应对复杂的流动背景下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6.
随着位置服务、位置地图的兴起,情境作为一种研究客观世界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抽象工具,已被逐渐地引入到移动地图服务中来.鉴于目前情境理论在地图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基本概念不清、主要研究内容不明确的问题,重点剖析了位置地图情境的内涵,并从情境建模、情境匹配、情境推理和情境表达四方面,开展了位置地图情境的相关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7.
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用了近10年时间,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领域基本完成了地质调查全流程数字化过程。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大环境下,未来5至10年,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基于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业务管理全面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空间与普适计算概念给出了智能地质调查定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余平  张蕾 《地理教学》2015,(5):39-41
本节课的课题为高中地理必修3的内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课程标准同时还列举了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该条课标的核心内容是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其关键词是区域、环境、发展、问题,其中后三个关键词是存在于某个区域之中。因此重点要厘清区域内  相似文献   
59.
导入是影响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自然地理一直都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从知识层面来看,高中自然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概念及规律较多,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从学生层面来看,15~16岁的高  相似文献   
60.
张金城 《地理教学》2015,(1):43-44,37
选修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选修地理知识浅显易懂,"没什么好讲的""易学不易教""重必修轻选修"现象严重,不少教师采用读书本、画重点、背"条条"的方法教学,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倦怠,教师无趣。如何让选修课上的"有味、有趣、有用",远离枯燥乏味,克服职业倦怠,笔者以为唯有改变,创新教法,精心设计,让变化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乐趣。现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为例谈谈如何创新地理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