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7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测绘学   451篇
大气科学   422篇
地球物理   943篇
地质学   1842篇
海洋学   48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656篇
自然地理   100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数字三峡     
  相似文献   
102.
两结构高效阻尼控制体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两个相邻结构模型的地震响应,结构模型采用一种高效阻尼装置(High Efficient Damper for Multi—Structure System即HEDMS)连接。非线性时程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该阻尼装置能高效发挥软钢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从而显著减轻两结构模型的地震响应。同时,研究还指出了进行阻尼装置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4.
通常,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对大学英语教学应起的作用,大多持传授语言知识和进行语言培训的观点。但是,笔者则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应起培训和引导作用,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引言 台站是构成台网的基本元素,台站单台监控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台网的监控能力,同时,单台监控能力又是考虑台网建设、布局的基本依据。高台地震台是国家I类基准地震台,“九五”期间又建成国家数字地震台,与原模拟地震仪进行工作,高台地震台在国家地震台网中属监测能力和质量最好的台站之一。那么,高台地震台模拟地震仪器的监测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数字地震仪的监测水平又如何?数字地震仪能否代替模拟仪器?为此,本文利用高台地震台模拟仪器和数字化仪器观测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试图给出一个定量结果。 1 台站基本情况 高台地…  相似文献   
109.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