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对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UHPM)带部分含柯石英包体的锆石及部分进行SHRIMP U—Pb测年的锆石进行划分和讨论后得出为大别-苏鲁UHPM带超高压变质作用(UHPM)年龄而进行含柯石英锆石SHRIMP U—Pb测年.宜从有结晶环带且在环带域或环带核部有柯石英包体的锆石的核部或环带域进行SHRIMP U—Pb测年.不宜从锆石边部获得UHPM年龄。着重讨论杨经绥等(2002)的两颗含柯石英锆石的结构,柯石英包体所在部位。测年数据的意义,得出苏鲁UHPM带UHPM年龄是578Ma(或略大于578Ma)。且这一认识与苏鲁UHPM带内区域地质情况相吻和。锆石中(多在边部)给出的印支期年龄值反映印支期地质作用(流体改造、重结晶等)改造事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2.
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别山的道士冲辉石岩、双河榴辉岩和碧溪岭石榴橄缆岩的锆石进行了激光拉曼探针,阴极发光(CL)观察和U、Th等微量元素的微区分析及U-Pb同位素测定,发现锆石拉曼光谱波数和半高宽都能指示其蜕晶化程度,但对于高度蜕晶化锆石,波数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只能通过其特征谱峰半高宽来确定。碧溪岭石榴橄榄岩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拉曼探针分析发现,半高宽和Th/U比正相关,这是由岩浆锆石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固态重结晶作用造成的,其可能曾经遭受过约220Ma的热事件扰动。双河榴辉岩锆石则可能遭受了流体参与下的变质重结晶作用的影响。锆石重结晶作用是变质岩中锆石年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变形与重结晶的微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的变形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变形石英的出现:SGR-R型以中高温条件下的亚颗粒旋转与动态重结晶为主要特点;GBM-R型以中低温条件下的局部颗粒边界迁移与重结晶过程为主;FC型以低温条件下破裂和碎裂作用为主要特点。三种石英变形类型及其变形机制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区域伸展环境的存在;伸展抬升作用过程中变化的p-T条件;变形岩石中的微量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4.
对南大别双河超高压岩板榴辉岩中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喇曼光谱、U- Pb和氧同位素离子探针微区分析。发现大部分锆石具有核边结构 ,其核和边有明显不同的 U ,Th,Pb含量、Th/ U比、2 0 6 Pb/ 2 38U年龄和δ1 8O值。锆石边部具有变质锆石的结构和化学特征 ,核部具有岩浆锆石向变质锆石变化的过渡特征。 17个点 U - Pb同位素分析中大多数为不一致年龄 ,由 14个正向不一致点所构成的不一致线与一致曲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 2 4 89± 2 5和 2 4 8± 16 Ma,它们代表了榴辉岩原岩形成时间和前进变质至峰期变质过程中原岩岩浆锆石重结晶和变质增生作用的时间 ,大别山变质锆石的成因是复杂的 ,它既可以是变质新生锆石 ,呈独立的颗粒或原岩岩浆锆石的增生边 ,也可以是由原岩锆石在固相或流体存在下的重结晶作用形成。不同程度的重结晶作用是超高压条件下双河榴辉岩原岩岩浆锆石发生的主要的物理化学变化 ,它导致锆石中 U、Th、Pb和Th/ U比的降低和岩浆振荡环带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5.
石英构造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1,20(2):29-41
石英属遍在性矿物,它在各种构造中常出现特殊的构造矿物学现象,这对于正确判断构造性质,构造几何学和构造动力学都有极好的效果。该文是作者多年科研成果和积累资料的总结。主要讨论了石英族矿物的变形,动态恢复重结晶,结构异常,化学变化和特征,识别标志,构造环境及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分离提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宝玲  王大锐 《岩矿测试》2001,20(3):214-216
尝试了一种从沉积岩中分离提纯自生粘土矿物的方法-反复冷冻-解冻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利用渗透于岩石样品中的水,在冷冻的情况下体积膨胀,而使岩石颗粒散开,用改进的岩样碎样法分离出的粘土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证实,在<1μm粒级时,粘土组分中不含有碎屑的钾长石,而常规法做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7.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成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岩性主要为具或不具残余颗粒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和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溶洞、角砾间洞和葡萄花边洞为主。现今储层是在长达近六亿年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经过5个演化阶段后的最终产物,其中沉积相控制着晶粒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趋势,所属微相是后期成岩作用的基础;后期埋藏重结晶作用、岩溶作用和构造作用决定着储层内储集空间的具体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08.
主成分分析的匹配点对提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杨  范大昭  纪松  雷蓉 《测绘学报》2017,46(2):228-236
传统的匹配点对提纯算法通常需要寻找小部分点集作为初始输入,再迭代求解出能够满足大多数点对约束要求的最优解,其提纯结果易陷入局部极值,造成正确匹配点对的遗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思想,将整体点集作为初始输入,逐步剔除误匹配点对,稳健求解,得到更为准确的全局最优解,降低正确匹配点对的遗漏率,达到较好的提纯效果。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在一定的原始误匹配率下,能够得到整体最优解,在剔除误匹配点对的同时,能够避免或减少正确匹配点对的遗漏。  相似文献   
109.
米粒状白云石及其出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粒状白云石产于奥陶系近岸碳酸盐岩序列的云斑(生屑)泥晶灰岩、砾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中,在虫孔和砾屑粒间最为富集,外形为伸长菱面体,薄片中呈米粒状.晶体无环带或雾心,但内部含大量呈规则分布的细小方解石“包体”,结晶C轴垂直于晶体延长方向.与背景方解石泥晶相比,Fe、Mn、Na和Ba含量较高,Sr含量较低.C轴的固定取向排除了石膏假晶的可能,也不是普通白云石化或交代钡白云石的结果,推测是沉淀镁方解石重结晶后在压力增加的条件下经出溶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0.
1Introduction p23, the 23-kDa protein originally identified asa component of the complex of 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 with the progesterone receptor (Johnson etal., 1994), is a ubiquitous and highly conservedprotein from yeast to humans (Garcia -Rane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