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019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徐龙  孙国清 《海洋科学》1991,15(6):30-33
Ⅰ.硼的存在形式及去硼意义 据文献报道自来水中硼的含量为7×10~(-9)~0.2×10~(-6)g/L,海水中的含量为5×10~(-6)g/L,河水中的含量为13×10~(-6)g/L,地下水和卤水中的含量随各地而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水溶液中,硼以H_3BO_3,B(OH)_4~(-)形式存在,以H_3BO_3为主。硼酸是一元弱酸,是一种路  相似文献   
15.
AVA(Amplitude Versus Angle)技术是基于常规介质模型(均匀各向同性介质模型)发展起来的,由于忽略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充填流体的影响,造成AVA特征中是部分对地震波能量的吸收和衰减作用反映不足.从振幅特征方程的实际应用出发,建立起各参数与常规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以Gassmann方程与Biot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振幅特征方程中弹性参数与常规岩性、储层参数(如: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孔隙度、流体参数Kf)之间的转化关系式,详细研究饱和流体多孔介质模型中的AVA特征,比较该介质模型与常规介质模型在AVA特征上的差异,并将饱和流体多孔介质AVA技术应用于川西凹陷深层须家河组储层预测,通过多波AVA储层参数的反演研究,为直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识别并进一步识别其流体特征提供了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野外实地调查、室内水质化验分析、图件制作和大量数据统计表明,按现状开采规模开采卤水,将导致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成,并使卤水浓度、溴和氯化钠平均含量逐年降低,以及卤水资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卤水开采规模过大.因此,大幅度压减卤水开采规模,是卤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并保护好地质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罗布泊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罗布泊盐湖赋存有丰富的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现已探明仅罗北凹地区段孔隙度储量2.67×109t(折合KCl),属特大型钾盐卤水矿藏,是生产硫酸钾的理想原料;此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钠、镁、锂、硼等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价值较大。本文针对罗布泊盐湖卤水资源,在有效利用盐湖钾资源同时,加快其他共生资源的综合开发进程,将新疆罗布泊盐湖资源开发建设推向持续、合理、有效、高值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为国家西部经济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振冲碎石桩在不同的地基中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就某热电厂工程中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处理饱和(软)黄土地基,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用振冲桩消除地基中饱和粉细砂的振动液化等效果,用试验和理论计算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 7~5. 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 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饱和软土压缩试验时,经常出现压缩曲线“反常”、压缩系数“倒大”的现象。它是土的原始结构发生破坏前后的不同压缩性的客观反映。饱和软土的结构力很微弱,唯质量好的原状土才能见到这种“反常”。应从成孔、取样、测试及资料整理等多个环节保证其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